今日要闻
-
图片报道
-
热点聚焦
-
专题集纳
-
新华短信
-
媒体精萃
-
权威发布
-
政务公开
-
企业动态
-
求医问药
-
办事指南
-
人物风采
-
旅游热线
-
学校园地
襄垣县城建于战国时期,由赵襄子在此筑城而得名,至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无疑是一座古城。
经历了历史沧桑的古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如何改造县城,提高县
城品位,增强县城服务功能?实施了“3256”工程,从1996年起,连续改造拓宽了太行路、新建路、迎宾街,建起了广场花园和县城公园,硬化了城内50条巷道,建成60个高标准园林式单位。
同时,着手扩大县城面积,先后建成了长兴路、新建西街,初步形成了县城三纵三横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在各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净化、硬化、美化,目前,县城植树65万株,绿化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沿街建筑物分别安装了射灯、轮廓灯、变色灯,整个夜晚色彩斑斓;大多数建筑物瓷砖贴面;百余个垃圾箱摆放在街头。更让人感到高兴的是,通过改造,县城街道长度达到40公里,城区面积扩大到12平方公里,尤其是服务功能明显增强,8000门程控电话,使更多的人与世界各地直接对话,煤气走进人们的生活,结束了居民与煤为伍的现状,电视覆盖县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电力增容确保了人民生产、生活用电。这一切不仅使古城旧貌换新颜,而且县城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逐步适应了对外开放和发展经济的需要,被人们称为是上党的明珠城。
进入新千年,襄垣县城发展蓝图更加宏伟,到2005年,城区面积扩大到1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7至9万人。在道路规划上,继续完善“三纵
三横一环”框架,今年完成新世纪大街,2001年建成古韩东街,所建新街道路一律在50米以上。在城区规划上,向南与五阳矿、王桥工业小区联片,建南部工业区;向西辟为新项目开发区;向东利用漳河自然风光,建成高档别墅区、旅游休闲区;向北发展森林公园,建成生机盎然的生态林保护区。同时,要配套完善水、电、气及商业、娱乐等设施。进一步提高县城品位,提高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襄垣县城的城市化水平,襄垣县将出台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积极吸引投资项目,无论是国有、集体、个体,不论大中小项目,只要对发展我县经济有利,都欢迎其来投资,对一次开发土地5亩以上、投资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将在土地征用、营业执照、子女入托入学、随行家属就业、住房安置、税收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在吸纳农村剩余人员方面,只要在县城有正当职业、正当住所、正当生活来源的,均可在县城落户,凡有经济实力的,均可在县城建房置业、务工经商,在其子女入学入托、户籍管理等方面,与非农户同样待遇,一视同仁。
Copyright@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山西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热线:0351-4291587、4292398 广告服务: 0351-4295489 电子邮箱: xhsx@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