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转型大潮推动新型产业崛起的背景下,山西凯嘉能源集团投资开发介休市张壁古堡,成为该集团加快转型发展、进军文化旅游产业的起点。从“矿区”到“景区”,能源企业山西凯嘉能源集团经历了什么?该集团董事长路斗恒做客新华访谈,为你揭秘。
山西凯嘉能源集团是一家经营六十多年的地方性煤炭能源企业,之所以转型有两方面原因。在山西转型发展大背景下,企业需要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非常好的产业。张壁古堡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晋中介休市,毗邻绵山、平遥古城、王家大院等知名景区,可串成旅游资源链,交通便捷。
再者,晋中市、介休市为推动旅游业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的支柱性产业,提出了许多创新思路,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旅游发展。并且,介休市政府出台了《张壁古堡保护开发管理暂行办法》,出资修建了城区经张壁到绵山的旅游专线,修建了旅游专线至南庄水库的公路,整合相关部门组建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对张壁古堡的开发建设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推动了集团快速转型发展。
煤炭行业虽经历了诸多困难时期,涉及很多安全问题,成本也很大。但总体上来说,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煤炭的利润回报率相对稳定。相反,文化旅游项目有80%以上都是投入大、产出小、回收慢。
但这些年做文化旅游产业,越发感觉意义深远,能够不断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性。张壁古堡旅游资源特殊,1600多年的历史,浓缩及沉淀了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随着城镇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古村落传统文化正在悄然消失,活着的文物,需要人们去爱护;活着的文化,需要人们去呵护;活着的文明,需要人们去守护。
因此,我们前期累计投入3.5亿元,高标准建设了张壁新村,进行了土地流转、古建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张壁古堡于2015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年4月中旬,山西省政府在张壁古堡举行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启动仪式。从社会效益上讲,传承文化这件事意义重大。
从事文化旅游产业,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煤炭企业主要靠劳动力、资本投入、内部严格管理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等进行把控,在市场正常状态下,企业运转正常即可有稳定收入。而文旅产业不同,它更需要“人本”,而非资本。
同时,做第三产业,创新能力很重要。如何最好、最合理地利用好现有资源,整个项目策划中的创新能力就很重要。文化旅游产业是需要慢工出细活的,不能太急,技术性的工作必须做好。所以我们也在持续投入,包括团队建设、制度建设、人才引进等。今年3月,我们提出了“双晋双创”的奋斗目标,即到2019年末,实现“荣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晋升山西省十强”和达到“3000万元的旅游综合年收入,50万人次的年游客接待量”的目标。这对我们是个挑战,任务也相当艰巨。
再者,与传统产业相比,文化旅游产业对经营管理团队的要求更高,专业化更强。张壁古堡要想真正走出去,团队建设要加强,管理和运营方式也要积极创新。要把张壁古堡打造成一个创业平台,必须调动各种资源,引进专业公司和团队,引进专业技术和人才。我们将举众人之力,集各方智慧,早日实现“双晋双创”目标,为实现凯嘉能源集团转型、带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