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频道首页 新闻中心 精彩导读 焦点网谈 专题集纳 图片新闻 视频报道 三晋论坛 山西省情 文化山西 三晋旅游 山西名人
山西各地 政要动态 娱乐时空 财经看点 社会法制 科教文卫 媒体互动 网上曝光 山西网群 政府在线 健康生活 美食天地
中国共产党
国家主席
全国人大
国务院
人民政协
中央军委
民主党派
社会团体
国家机构
中国政要
地方领导
中国概况
中国白皮书
中国外交
中国国防
中国司法
中国宗教
中国人权
少数民族
对台政策
行政区划
中国经济
中国教育
中国妇女
中国互联网
联合国
各国概况
国际组织
国际政要
国际条约
环球采风
春秋时期的晋国

  【晋国的兴起和内乱】

  晋国的勃兴,开始于晋献公的时候,公元前 678年,曲沃武公侯经过六七十年的夺权斗争,灭掉晋国公室,取而代之。献公继位后,接受他父亲的教训,尽灭公族,起用异姓贵族辅佐朝政,巩固了君权。同时将一军扩大为二军,开始对外扩张,先后兼并了霍(霍县)、耿(河津)、魏(芮城)、虞(平陆)、虢(河南陕县)等周围一些小的封国,讨伐了东山皋落氏(垣曲东南)等戎族部落。经多年征伐,晋国地盘骤然扩大,东到太行山麓,西与秦国毗邻,南抵黄河之南,北和戎狄交接,成了春秋时期的北方大国。

  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为立骊姬的儿子奚齐做太子,废杀了太子申生,又把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逼到国外。献公死后,晋国内乱,奚齐、骊姬被杀。公子夷吾用黄河以西的土地贿赂秦国,秦穆公帮他回国当了国君,这就是晋惠公。惠公上台,对内擅杀老臣,剪除异已,对外背信弃义,结怨秦国,结果与秦国在韩原(今河津、万荣之间)打了一仗,自己当了俘虏。在惠公被俘期间,晋国的大臣们“作爱田”、“作州兵”,扩大私田和征兵范围,为以后晋国的强盛准备了条件。

  晋惠公死后,流亡在外19年的公子重耳,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于公元前636年回晋国当了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当时,他已经62岁了。

【晋文公称霸】

  晋文公重耳,是个聪明贤达、老成持重的人,长期的流亡生活,更磨练了他的意志,增长了他的才干。跟随他一起流亡的孤偃、赵衰等人,都是一些一心报国,远见卓识的栋梁之才。重耳回国当上国君后,在这帮人的辅佐下,平息暴乱、稳定局势,革除弊政,任用贤能,奖励生产,发展商业,很快使晋国富强起来。

  当时,东方齐国的霸权已经衰落,南方的楚国正向中原扩张势力,中原的小国纷纷投靠了楚国。在这种形势下,晋文公采用孤偃等人的建议,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平定周王室内乱,在诸侯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还把原来的两军扩大到三军,积极准备与楚国争霸中原。

  公元前 632年夏,楚成王攻打宋国,宋向晋求援,晋国联合宋、齐、秦等国向归附于楚国的曹、卫进攻,迫使楚军北上。双方军队在曹陶丘(山东定陶西南)相遇,晋文公以报答楚成五的资助为名,“退避三舍”(九十里),巧妙避开楚军弱点,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垮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再用佯败后撤、迂回包抄的办法,打垮楚军左翼,取得战争的全胜。城濮之战是春秋前期最大的一次战争。战后,晋文公提高了声望,他率领宋、齐、鲁、郑、陈、蔡、邾、莒等国在践土(河南原阳西南)会盟,周天子也被召来参加,册命晋文公为侯伯(霸主),各国也都承认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晋文公继齐桓公之后,成了名符其实的中原霸主。

  晋文公在位 9年,他死之后,后继者们继续推行霸业,长达一百多年,先后灭掉20余国,征服40余国,使晋国成为中原大国,对促进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融合起了积极作用。

【晋都新田】

  晋建国以后,先后建都于唐(翼城西)、翼(翼城南)、绛(翼城东、曲沃西南),最后迁到新田(新绛),即今侯马市。迁都新田之前,晋国朝廷曾有过一番争论,一般大夫主张迁到运城盐池附近“郇、瑕之地”,大夫韩厥表示反对,主张迁到新田,他认为新田土地肥沃,航运便利、民众服从教化,很宜于晋国的发展和长治久安。晋景公采纳了他的建议,于公元前376年,把国都由绛迁移到新田。此后,历13世,200多年,新田一直是晋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侯马的地下文物十分丰富。新田晋国遗址的重要发现有:“新田古城”、“铸铜遗址”和“侯马盟书”等。

  新田古城  1965年以来,在今侯马市牛村、平望、白店、台神、马庄、凤城、北坞等地发现了9座古城,其中市西北的4座城组接连,绵延数里,规模宏大。古城里有高大的宫殿台基遗址,古城外有铸铜、铸币、制骨、制陶、制瓦等作坊遗址。古城南郊还有宗庙遗址,以及散布在它周围的祭祀坑。由此,可以想见昔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都,是何等的辉煌宏伟。

  铸铜遗址  在牛村古城南郊发现两处铜器制作坊,面积约5000平方米,内有水井和数以百计的窑穴、灰坑、众多的房基。尤为珍贵的是在作坊遗址发掘出数万块铸铜陶范,其中能辨别器形的有千余件,成组套又能复原器形的有 400余件。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铸造机械齿轮的陶范,它说明在我国春秋末年,就已经使用齿轮了。晋国完善的青铜铸造工艺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为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增添了异彩。

  侯马盟书  1965年12月在今侯马电厂一带发现5000余片写在玉片、石片上的盟书,称“侯马盟书”。这是春秋晚期,晋国公卿赵鞅为在索取“卫贡五百家”奴隶的战争中一致对敌,与同宗盟誓以后,埋在地下的誓辞。这些盟书,不仅直接反映了当时盟誓活动,而且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旧贵族的斗争。它是研究春秋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第一手文字资料。

【新兴势力兴起与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晋国由于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井田制瓦解,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随之晋国公室日趋衰落,为异姓公卿为代表的新兴势力强大起来。春秋晚期,韩、赵、魏、范、智、中行六家异姓公卿,把持了晋国政治军事实权,而且占据着晋国大部分土地。他们推行打击奴隶制度的政策,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个强大的封建地方割据势力。为了扩大各自的势力,他们多次发生内讧。公元前 497年发生了范氏、中行氏为一方,韩、赵、魏、智氏为一方的战争,经过七、八年的火拼,公元前 490年,范氏和中行氏败走奔齐。韩、赵、魏、智四家分割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掌握了晋国的政权。

  剩下的四家中,智氏力量最强,他为了独霸晋国政权,想方设法削弱其它三家,向他们索要土地。韩、魏较弱,被迫屈服,赵氏则拒绝了智氏的要求。于是,公元前 453年,智氏胁迫韩、魏发动了讨伐赵氏的战争。赵氏迫于联军的压力,退守晋阳(太原市南晋源镇)。晋阳是赵氏家族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城垣坚固,仓廪充实,百姓拥护。智、韩、魏联军围城两年多,也未能攻下。后来,联军统帅智瑶想出了水淹晋阳的计谋,引晋水灌入晋阳城。时值雨季,河水暴涨,晋阳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危急之中,赵氏首领赵襄子派家臣张孟谈潜出晋阳,与韩、魏媾和。韩、魏怕赵氏灭亡后祸及自身,遂与赵氏联合,发动政变,杀死智瑶,解晋阳之围。韩、赵魏三家尽分智氏土地,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势。晋公室只保有宗庙所在地曲沃和周围的一小片土地,完全成了三家附庸。

  公元前 403年,垂微的周王室,迫于韩、赵、魏三家威势,正式承认他们为诸侯。公元前369年,赵、韩迁晋桓公于屯留,晋传世止此,便在历史上最后消失了。

省(区、市)导航

Copyright ? 2000 - 200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