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事件”发生之后

新华社记者卢仲云 鄯宝红 尹天玺

  古交,坐落在山西省太原市以西53公里的群山当中,是一个建市10余年、有21万人口的县级市。
  人们或许没有忘记,这个当年的革命根据地却因今年4月在“三讲”教育中发生了弄虚作假事件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半年多过去了,重新“三讲”后的古交情况如何?今年已三访古交的记者,又一次来到了古交市。


  
“古交事件”,从乱到治的契机

  今年4月,正当全国县级“三讲”教育全面展开之时,古交市却发生了严重的“三讲”弄虚作假事件。民主测评时,在市委个别领导的指使下,计票人员将部分不满意票计作满意,致使市委3位主要领导每人都虚增了20多张满意票。
  这一问题经当地干部群众举报后,引起了上级部门和新闻媒体的重视。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要严肃查处。6月25日,新华社播发了“新华视点”文章《虚假满意率是怎么制造出来的》,揭开了古交市“三讲”弄虚作假的内幕,“古交事件”震惊全国。
  “古交事件”就像一根导火索,把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矛盾和问题一下子暴露了出来。就在今年4、5月间,古交因人为因素连续发生了两起森林大火;距火场不远处,私挖滥采铁矿导致山体塌陷,多人下落不明;而此前发生的恶性凶杀案件尚未侦破……古交似乎踩响了“连环雷”。
  究其根本原因,是古交市原党政主要领导长期不团结、闹矛盾,导致班子涣散,威信下降;有些干部无所事事,作风漂浮,干群之间出现隔阂与矛盾,严重影响了全市工作。古交市连续几年经济滑坡,财政收入减少,干部群众怨声四起。
  古交的问题引起了中央和山西省委、太原市委的高度重视。中央“三讲”办及时作出明确指示,山西省委、太原市委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对主要责任人:原古交市委书记、组织部长及“三讲”巡视组组长分别作出党纪、政纪处理,调整了古交市的领导班子,明确要求古交市的“三讲”教育重新进行,并组建了新的驻古交市“三讲”巡视组。
  为了彻底解决古交的问题,中央赴山西“三讲”教育检查组组长陈明枢,山西省委书记田成平,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李景田,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侯伍杰都深入到古交考察调研,对重新“三讲”和下一步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古交的各级干部从震惊、委屈逐渐变得冷静、清醒,终于形成了共识:“古交事件”暴露了古交在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重新“三讲”,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认真查找、整改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挽救古交,重塑古交的良好形象。


  
古交“新生”,由重新“三讲”开始


  
8月下旬,古交市“三讲”教育重新开始。上至中央和省市领导,下至古交的干部群众,都对重新“三讲”拭目以待,寄予殷切期望。
  作为第一责任人,新任市委书记毋青松深感压力巨大。他知道,为选配好古交新的领导班子,省、市两级组织部门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精心筛选、反复比较。受命于非常时期,自己绝不能辜负领导的重托和古交人民的厚望。
  尽管在原单位均已参加过“三讲”,市委书记毋青松和市长王建生仍然以身作则,扎扎实实地重新“三讲”。他们对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带头写出深刻的剖析材料;在民主生活会上,带头进行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他们都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同时自觉搞好两人之间、与班子其他成员之间,以及与市级其他班子之间的团结。
  班子团结,就有战斗力;领导带头,就有感召力。其他常委和领导干部开始丢掉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怀着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重新“三讲”中。从大局出发,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市四大班子和6个部门以及58名“三讲”对象都以“古交事件”为鉴,照出自己的差距;把古交的现状和困境当座标,找准自己的责任和位置。
  新的市委班子不遮丑、不护短,实事求是地找出了5个突出问题,如领导班子长期不团结、经济建设思路不符合实际、用人有偏差、工作作风差和党风廉政建设问题不少等,每一条都切中古交时弊。
  由于找准了问题,亮明了态度,付诸于行动,才使群众感到此次“三讲”是动了真格的,支持、参予的热情空前高涨。“三讲”期间,全市共征集意见7195条,这些意见被原原本本地反馈后,使“三讲”对象受到很大启发和触动。经过多次加工、修改,大家都写出了深刻的自我剖析材料,在民主生活会上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开诚布公地开展相互批评,受到了干部群众的欢迎。在民主测评时,市委书记、市长的满意率均达到98%以上,其他班子成员也都超过了三分之二。
  谈到重新“三讲”与前次“三讲”最大的不同,“三讲”对象都说一个字:“严”。比如巡视组的严格把关。鉴于前次“三讲”巡视组“巡而不视”的教训,山西省委组建了新的强有力的巡视组。组长苏安秀原是省国防科工办纪委书记,来古交前已先后担任过3个市县的“三讲”巡视组长,经验丰富,工作有方。学习阶段,巡视组要求“三讲”对象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专家讲座、综合测试、写体会文章等多种形式,重点解决“当官为什么”等思想问题。对市级四大班子及成员的剖析材料,巡视组逐一审读,每份材料反馈意见均达到3次以上,有的反复修改达四五次。在民主测评投票时,巡视组从严把关,投票现场只设一个票箱,对参加投票的干部不排座次,并拉大了间隔,在计票过程中全程紧盯,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11月5日,古交市的重新“三讲”教育顺利完成了4个阶段的各项任务,举行了总结大会。不再“走过场”的重新“三讲”,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和称赞。记者采访过的干部群众都说:这次重新“三讲”,搞得扎实,讲得实在,干部服气,群众满意。

 

古交变了,充满生机和希望

 

  当记者第四次踏入群山环抱的古交时,所见所闻,耳目一新。
  古交变了!从人们欢畅的笑脸上、爽朗的谈吐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古交人心向上、人心思治的新气象。
  当地群众感受最深的,首先是干部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原先在电视上频频露面的市领导,现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厂矿、车间,出现在田间地头、农民家中。让群众称道的是,新任市委书记、市长团结协作,配合默契,下乡轻车简从,不打招呼,两人同坐一辆车。他们主动不配专职秘书,报告、讲话稿自己动手写。其他市级领导在重新“三讲”的每个阶段都抽出3天左右时间,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勤政、廉政形象。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市委、市政府边整边改、立说立行,完善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制定了市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迅速解决了影响全市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对市级领导乘车违规使用公安牌照进行了清理;对目无组织纪律的市电视台台长予以免职;对晚上无人值班的5个乡镇进行通报批评;查处了私挖乱采的煤矿、铁矿和无牌、无证的运输车辆;根据古交实际,对1999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水分”进行了挤压。
  原先曾担心“古交一年搞‘三讲’,经济建设怎么办”的干部群众发现,重新“三讲”有力地推动了工作,古交的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等各项事业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在原平川万亩造田工地,一台台推土机正把昔日的弃耕地改造成平展展的良田;古交电厂建设工程前期筹备工作加紧进行;一座停工3年的80万吨焦化工程也恢复了建设;惠及万千农户的“山药蛋富民战略”正在实施;50项工农业重点调产项目逐步落实……
  当地老百姓高兴地说,如今古交啥事儿都“顺哒哒”的!质朴的话语,充满了对古交领导班子的信任,洋溢着对古交美好未来的希望。
  “三讲”巡视组组长苏安秀在结束巡视任务时感慨地说:假“三讲”“讲”出了问题,真“三讲”讲出了干劲,讲出了变化。古交问题的圆满解决,进一步验证了中央开展“三讲”教育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临别古交前,市委书记毋青松随同记者登上了市区水泉寨公园的山顶。纵目四望,但见晴空朗朗,冬日融融,远处传来了原平川开山造田的“隆隆”炮声和山村里喜迎新娘的鞭炮声。毋青松并没有陶醉其中,他诚恳地对我们说:“不要把成绩估计过高,两个多月的‘三讲’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的担子还很重,古交今后的路还很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