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珏山旅游风景区
|
|||||||||
珏山位于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小华山”、“小武当”之美称,其势之凌峥,确可与华山的奇伟峭险,武当山的秀媚风光相媲美。“珏山吐月”为晋城四大名胜之一。
在晋城市区东南2 0公里处的丹河两岸,有一处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此处风光绮丽, 巨嶂横列,奇峰幽谷,景色宜人。 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与优美的传说故事交叠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泽州县境内的珏山青莲寺风景旅游区。 该旅游区由珏山景区和青莲寺景区组合而成,两景区相依相偎,上有珏山双峰揽云,下有丹河碧波荡漾。奇山、秀水、雄刹、古观、名木、山花,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自古被人誉为“晋魏河山第一奇”。 珏山寺庙依山势而筑,远望凌空入云,殿角飞椽于绿树花草中若隐若现,宛若仙山琼 游历于珏山胜境之中,那无处不在的石刻碑碣,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沧桑,唐代诗人杜牧、明代尚书王国光、明代文学家董绪、清代阁老陈廷敬等在此游历后均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现青莲寺分上下两院,上俗称“青莲寺”,下俗称“古青莲寺”。 古青莲寺正殿现存6尊唐代彩塑,是全国现存唐代寺观塑像3处7 0余尊中的1处6尊。其造型洗练,恬静淡雅,丰肌秀骨, 是我国唐代彩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南殿今存彩塑12尊, 青莲寺现存释迦殿,为北宋元祜四年(1089年)修建。殿内4尊彩塑,为宋代原物。罗汉楼上现存广—法天尊和16罗汉彩塑,地藏楼上现存地藏菩萨和十殿阎君彩塑,均为宋代塑像。罗汉楼下墙上镶嵌着北宋政和八年(1 1 1 8年)《罗汉碑刻》石碑一通,镌刻十六住世罗汉及五开普通罗汉名号,其中五百罗汉名号,在我国今存记载中年代最早。 古青莲寺东侧,建有藏式舍利塔一座,为晋城市唯一保存完好的藏式塔, 系明万历年间所创建。 舍身崖上听舍身,惊煞吾辈读书人! 含羞忍辱为贫困,感天动地民族魂! 子抱母古柏:在青莲寺的后院中部偏西,有“子抱母”古柏,其状极为珍奇。母柏树径3米,高达27米,子柏树径1米,高达24米,母柏早已干枯,子柏以勃勃生机依偎母柏拔地而起,枝梢紧紧缠绕古柏,游人见之,无不惊叹。相传百余年前,母柏枯槁,寺院主僧决计次日将其砍伐,谁知一夜之间,一株劲柏攀着母柏的躯干缠绕而上,紧紧将母柏抱住,寺僧见之, 以为神意,故不敢再伐。于是留下寺内这一奇景。 千年银杏:在“子抱母”古柏之前,有根杏树(俗称白果树)两株。东为雄树,树径5米,高约2.5米;西为雌树,树径4米,高与雄树相当。银杏树雌异株,成活率极低,果实青白色,为珍贵药材。这里的两株大树,每年夏秋两季枝叶繁茂,遮天蔽日,雌树还可收获白果百余斤,既点缀了风景,又生产了药材,真可谓一举两得。 乳窦泉:在青莲寺外左侧石崖下有一天然水池,名曰“乳窦泉”。池水清澈晶莹,水位常年如一,涝不增, 早不减,不取不增,多取不减。其上石壁,陡峭如削,直插云端,上有约20多米宽的岩石,有经水多年冲刷、侵独留下的痕迹。再看峭壁上的石刻,上有“瀑布飞泉”及“山吐天边月,溪流石上云”的字样,据考证这些是北魏时期遗留下的。 由此可见, 当时瀑布之壮观, 用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宋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天池岭: 位于珏山之东, 山上有山寨石城,可容千人,为古代农民起义聚兵屯粮处。相传《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所述的“李逵梦游天池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宋江打下盖城后,在宜春园大摆庆功宴。李逵喝的酩酊大醉,酣睡中得一梦,梦见来到一座山前,遇一身着黄袍的秀士,告他这是天池岭。此时几个歹徒抢抱东西而来,李逵不容分说将他们打得七倒八歪,至文德殿又砍死蔡京、童贯、杨戬、高俅四名奸贼。于返时复遇秀士,并授他“要夷田虎族,须谐琼失镞”十字真诀,后依此计宋江果破田虎。 青龙潭新景区:青龙潭为丹水流至翠屏山下的一处深潭,潭面约15000平方米,与坏山、翠屏形成了和谐的山水景致。潭西象鼻山岩上的圣母泉,其形如同天然淋浴, 由上向下喷洒,无论旱涝,从不间断。情人岛位于青龙潭上,此岛弯环紧锁,形貌奇绝,是一处美不胜收的幽境;情人岛往北、象鼻山尾部即为小珏山,此山双峰尖耸,酷肖珏山,给人以鬼斧神功之感;双龟锁丹位于青龙潭出口处, 由分属翠屏、象鼻山的两块形如龟状的巨石形成,游人置身其处,会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此景点的开发将为珏山景区增添异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