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1月12日电(王亮)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室内,一名因突发脑干梗死陷入长期深度昏迷的49岁患者,成功接受了昏迷促醒可感知脑起搏器植入手术。这是一场关乎生命重启的探索,也是山西医科大学与清华大学携手开展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的“破冰之举”。

患者接受昏迷促醒可感知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脑机接口是未来产业之一,不仅是科技创新的新高地,更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进人类福祉的重要载体。此次山西医科大学携手清华大学进军脑科学,标志着两校在响应国家未来产业战略、进军全球科技前沿的征程中迈出关键一步,也是山西卫生健康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
作为此次携手的策源地,山西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院前沿医学协同创新中心自2023年成立以来,已成为两校科研协同与临床转化的重要桥梁。该中心已合作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80余篇,其中在《细胞(Cell)》《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三大国际顶刊发表5篇,获批6项联合科研项目,取得两项重要发明专利。山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王军表示,中心走出了一条聚焦前沿、开放协同、融通创新、双向赋能的共赢之路。
在脑科学领域,两校致力于将山西医科大学丰富的临床资源与清华大学顶尖的工科技术深度融合。2025年以来,山西医科大学校长解军两次与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院士团队深入交流,围绕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技术达成重要共识。脑机接口研究项目的启动,正是该战略布局的“第一步”,旨在开展临床应用规则与标准探索,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可复制的“样本”。

脑机接口项目启动仪式。
业内人士分析,清华大学在脑机接口领域拥有20余年技术积累,植入式神经调控设备研发国际领先;山西医科大学则具备丰富的临床研究资源与区域辐射优势。双方合作不仅是技术与临床的精准对接,更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举措。

2025年3月,山西医科大学校长解军率队访问清华大学,与李路明院士等商谈在医工结合、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领域的合作。
作为山西医科大学-清华大学脑机接口项目的中心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开展本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项目系统化布局的开始。未来,山西医科大学携手清华大学,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制定完善脑机接口临床应用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临床应用场景,推动其他各附属医院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在脑机接口领域形成“一院一特色”的发展格局,整体提升脑科学实力,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脑机接口研究与临床应用高地。
“脑机接口临床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我们整合多学科优势,推动医疗健康事业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关键探索。”王军说,“在前沿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的引领下,我们将持续激发医工融合新动能、释放临床转化新活力、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为山西乃至全国在脑机接口领域的战略布局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