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6项!“五小”创新成果展上看运城

在2025年山西省“五小”创新大赛优秀成果展的运城展区内,四足仿生机器狗吸引游客驻足。
一只机器狗稳健后空翻,引来满堂喝彩;一张薄如蝉翼的“手撕铜”,牵动产业脉搏;一方精巧榫卯模型,凝结千年智慧……11月5日,在2025年山西省“五小”创新大赛优秀成果展的运城展区内,56项创新成果精彩亮相,集中展现“好运之城”的创新活力和匠心传承。
这些源于“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的成果,正成为推动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涓涓细流。

运城展区参观者络绎不绝。
运城展厅以“七彩盐湖”为主轴,工业制造、绝技绝活、非遗文化、农业“三新”技术四大展区环抱布局。入口处,“关公大宴”系列面点、“王万保”苹果、垣曲炒粸、临猗黄河大闸蟹等运城本地美食香气交融,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品鉴,率先体验河东大地的物产之丰与匠心之醇。

参会人员在运城展区品鉴美食。
展区中心,掌声阵阵,赞叹连连。一只机器狗稳健完成高难度后空翻动作,动作精准、一气呵成,成为全场焦点。“从底层编程到核心芯片,全部实现自主可控。”山西星辰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雄伟语气坚定地介绍。该公司通过持续技术攻关,在智能传感器、操作系统等前沿领域构筑起坚实的技术护城河,其清洁机器人、自动巡逻车、工业机械臂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

山西北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手撕铜”铜箔。
一旁,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带来的转子导条滚压机采用数控系统实现全程自动化操作,为“复兴号”动车组牵引电机打造出强劲“心脏”;山西北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6微米“手撕铜”铜箔,成功填补了国内超薄铜箔领域的空白;国网山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运城供电分公司研发的含双杆滑轨线夹与遥控机械手的接引装置,有效提升了电力作业的安全水平;山西蓝科途掌握的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技术,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及储能产品等多个领域;而运城工匠学院带来的智能人型机器人,则为培养新型技术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

运城工匠学院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智能人型机器人。
“我们的创新,完全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一位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解决的却是生产中的真问题、大问题。运城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苏丽红表示,“五小”活动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群众性和实践性,她鼓励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从细微处着手,让创新成果直接服务于提质增效。
在绝技绝活展区,“铁羽水上飘”“钻尖上的心跳”“掌上衡准”等技艺展示,展现了一线工人“以手为尺、以技为秤”的精湛功底。与会领导在运城展区参观时表示,“这些技艺背后,是工人们日复一日的专注与坚守,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运城展区的的飞云楼模型。
在工业制造的铿锵脉动中淬炼匠心,也在指尖流转的技艺传承中铸就永恒。
非遗文化展区内,完全依靠榫卯结构复刻的飞云楼模型巍然挺立,绛州澄泥砚古朴雅致,河津琉璃晶莹璀璨……一件件非遗精品,在这里,书写着“工匠精神”的时代篇章。
近年来,运城市总工会持续深化“五小”竞赛活动扎实作为,通过健全激励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强化成果转化等一系列举措,广泛动员各行各业职工立足岗位,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有效激发了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能,使“五小”活动成为孕育工匠精神、推动技术进步、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据悉,本届展览以“‘五小’凝众智,创新赢未来”为主题,为期三天,将集中展示近两年来山西省“五小”创新大赛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广大职工群众搭建创新创造、展示风采、交流互鉴、共同提升的平台。(记者兰立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