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如何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在太行山上圆桌对话谈“新”-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5 10/24 22:15:18
来源:新华网

媒体融合如何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在太行山上圆桌对话谈“新”

字体:

  新华网太原10月24日电(王亮)“太行山要成为世界品牌”“通过文化转译,营造生活方式打开悠久传统”“用混搭的方式为年轻人打开历史文化”“融媒体中心可以是景区运营者,也能是外脑”……在10月24日举行的2025媒体融合发展年会晋城现场会上,专家学者、自媒体博主、文旅人士和地方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参加圆桌对话,围绕媒体融合赋能文旅的“新”力量,分享见解和实践。

  圆桌对话现场。

  “如何让一个游客来多次?”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文旅专家梁勇自问自答——打造世界品牌、做好文旅产品。

  根据多年调研,梁勇深知太行山是一个大IP,太行山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古村落等都是世界级的,可以在国家文化公园体系、世界遗产等方面发力。与此同时,梁勇还就饮食的打造提出具体的建议:“一条美食街最好是‘334’的比例,3分本地产,3分三晋味,4分国际范。”

  打造品牌,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协同发力。

  在华夏江鸿文旅公司策划负责人、大同东南邑项目策划石磊看来,政府做好城市品牌和文化传播,企业要立足生活方式层面迭代内容做好体验,形成立体而有生命力的古城文化体验。

  石磊说:“我们不停地链接更多的品牌和内容,让游客走在街区,吃点别有风味的美食,在院子里坐下来喝杯茶喝杯咖啡,感受北方四合院的敦实。把文化当灵魂,让游客感受到在大同原来可以有新的体验,古城的生活方式可以这么令人松弛。”

  将传统和现代混搭,也是不少自媒体博主的探索。但文旅博主坤灵感觉部分自媒体“打卡多”,在挖掘内涵上还不够。

  “去年我来晋东南看了20多个古建,很震撼。”坤灵说,自媒体要用年轻人的方式去打开古建,以轻量化的、有趣的方式去传播历史文化内容,提高山西文化旅游在国际上的声量。

  用新方式打开传统文化,生产更多高质轻量的内容,这也是地方融媒体中心的实践。

  “在婚礼方面,高平至今保留着我国古代‘结婚于昏’的习俗。”晋城高平市融媒体中心主任张立新介绍,高平喜镇苏庄依托传统古院落群,打造了传统婚庆体验馆和特色康养文旅庄园,“抛绣球、迎宾礼、出阁礼、正婚礼、成人礼等温文尔雅的礼仪,很吸引游客”。

  “高平市融媒体中心能采制文字、图片、视频,还有故事、有渠道,在有喜、有福、有乐、有礼、有戏特色村打造中,起到了‘外脑’的作用,使高平文旅产业具有鲜明个性。”张立新表示。

  甘肃省靖远县在融媒赋能文旅方面也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我们成立了公司,托管运营多个景区和综合体项目,深度介入地方文化旅游产业。我们正谋划推动组建文旅传媒集团。”靖远县融媒体中心主任李进军在发言时,真诚邀请游客到“陇上名邑 丝路重镇 黄河明珠”靖远走走看看。

  “希望文旅融合助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圆桌对话主持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球传媒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用山西民歌《三次到你家》表达期望,“山西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希望更多游客爱上山西、多来山西。”

【纠错】 【责任编辑:王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