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运城全力攻坚“双抢一保” 力保秋粮颗粒归仓
10月13日晚,在运城市达鑫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烘干车间内,工人正查看烘干的玉米。
眼下,正值秋收秋种的关键时节。连日来,山西省运城市遭遇持续阴雨天气,给秋粮收获带来严峻挑战。面对不利天气,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精准施策,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冲锋在前,农民群众不等不靠、积极自救,一场与天争时、力保丰收的“抢收抢种保丰收”(简称“双抢一保”)攻坚战在河东大地全面打响。
田间地头,农机轰鸣;烘干车间,灯火通明;党员干部,冲锋一线——从抢收一线到烘干入库,从组织协调到一线帮扶,全市上下正以扎实行动全力守护群众的“粮袋子”,描绘出一幅干群同心、共克时艰的生动图景。
10月13日晚,在运城市盐湖区一处粮食烘干服务点,工人正查看烘干筛选的干玉米,确保粮食安全。
政策先行 党政统筹织密“保障网”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必须打赢这场秋粮抢收硬仗!”面对持续强降雨对秋收秋种造成的严峻挑战,运城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成立“双抢一保”工作专班,以“党建+业务”融合模式打出政策组合拳。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气象部门精准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印发《关于切实抓好秋收秋种工作的通知》《2025年运城市小麦秋播技术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10项关键举措,为基层提供“行动指南”。
10月13日,稷山县稷峰镇杨赵村村民使用现代农机具整理刚收回来的玉米。(栗卢建 摄)
党政同责,上下联动。全市多次召开专班推进会、机具调度会,统筹调配玉米收割机4664台(套),组建90支专业化农机应急作业队,设立166个烘干点、172套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达2.33万吨。河津市更是出台专项激励政策,对10月13日至16日抢收农户给予每亩20元补贴,激发群众“雨停即收”主动性。截至10月14日,全市秋粮已收91.2万亩,进度达21.2%,预计11月上旬可完成全部收获任务。
10月13日,稷山县稷峰镇杨赵村村民使用履带式玉米收割机在积水的田间抢收玉米。(栗卢建 摄)
昼夜鏖战 抢收抢烘跑出“加速度”
秋雨暂歇,战鼓催征。“轰隆隆……”10月13日,在稷山县稷峰镇杨赵村的积水泥田里,履带式收割机正开足马力驰骋。“轮式机下不了地,履带式收割机成了‘救命稻草’!”农机手抹了把汗,舱内金黄的玉米粒倾泻而出,迅速装车运往烘干点。针对田间积水、倒伏等难题,全市共调度并联合周边地市协调的309台履带式收割机已全部投入作业。多支农机应急作业队也跨区驰援,全力打通粮食抢收的“最后一公里”。
10月13日晚,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一处粮食烘干服务点开足马力,为农户提供玉米烘干服务。
抢收是基础,烘干入库是关键。在运城市盐湖区大渠街道北孙坞村运城市达鑫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烘干车间内,机器24小时轰鸣,湿粮经过脱粒、除杂、烘干后直送装车入库。“收割是抢时间,烘干是保品质!”运城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全市172套烘干设备全负荷运转,河津市更对烘干塔实行“错峰调度”,避免“机等粮”“粮等机”。在永济市晨章粮食种植有限公司,烘干塔与粮库通过传输带无缝衔接,实现“收割—烘干—入库”一体化作业,牢牢锁住丰收成果。
10月13日,垣曲县长直乡组织机关党员成立“抢收突击队”,全力帮助农户抢收秋粮。(安珍珍 摄)
干群同心 红色力量筑牢“压舱石”
“多亏了党员干部,一天就收完了咱家玉米!”垣曲县长直乡清廉村村民张爱荣拉着乡干部的手连声道谢。面对零散地块机械无法作业的难题,长直乡机关党员突击队深入田垄,挽起袖子人工抢收,让“持久战”变成“速决战”。
平陆县常乐镇组织党员干部组成金秋助农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全力帮助农户抢收。(受访者供图)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运城市农业农村局组建14支“党员技术指导服务队”,节假日无休奔走在田间地头;驻村包联干部与村“两委”结成“帮扶对子”,为老弱病残户开展“一对一”抢收;垣曲县王茅镇的“志愿红”穿梭在谷田,助农抢收晾晒;河津市苍头村农户张迎泽的1.5万斤玉米在党员干部协调下及时烘干……从技术指导到农机调度,从人工抢收到暖心帮扶,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下沉一线,累计解决实际问题200余件,让党旗在秋收一线高高飘扬。
雨过天晴,颗粒归仓的任务仍在继续。运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巩固“双抢一保”成效,紧盯小麦秋播关键农时,把组织优势转化为稳粮增收的实际成效,在河东大地上书写“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记者兰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