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临汾市通过深挖本地文化内涵、优化服务供给,推动形成多点开花、全域联动的客流格局,进一步增强临汾文旅产品的吸引力与市场竞争力,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游人如织。
全市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51.14万人次,同比增长9.16%;实现门票收入3305.46万元,同比增长2.48%;经营性收入达9244.83万元,同比增长15.15%……一项项数据,是临汾文旅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围绕“国庆+中秋”双主题,临汾市打造了一场全域联动、亮点纷呈的文旅盛宴,发布“四大主题活动+五条精品线路”,各县(市、区)同步推出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吸引广大游客打卡临汾、爱上临汾。
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景象。
其中,尧都区推出“家国同圆·爱在尧都”系列互动活动,各大A级景区推出免费直通车、特色美食街、千人威风锣鼓表演、汉服NPC互动、浪漫情侣派对等二十余项特色体验,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节日选择。临汾市图书馆同期推出“书海寻踪”传统文化体验、城市书房手工研学及职工书画摄影展等系列活动,以书香涵养城市文化气质。
大宁县“举杯邀明月”赏秋音乐会、永和县“乐游永和·乾坤悦动”中秋乡野音乐会、翼城县“古城遇双节·青春乐翻天”古城音乐节……假期期间,临汾市将音乐会搬进山水之间、古城之内,用音乐唱响节日氛围,丰富游客体验。
曲沃县在晋园推出“爱星空晋都·赢科技未来”穹顶幻构夜空游,数百架无人机组成编队,呈现出曲沃、晋都、鸟尊等主题画面,让游客抬头就能看见浪漫与科技的完美交融。
游客游览场景。
假期前,临汾市博物馆就已完成展板、展柜和灯光系统的全面升级,低反光玻璃与柔和灯光不仅让文物细节清晰呈现,也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绝佳拍摄条件。同时,临汾市博物馆推出《跟着走·长征》与《跟着走·抗战英雄》双红色主题VR沉浸式临展,以科技赋能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孩子们争相体验的热门选项。
“灯光设置很有利于拍照取景,新增的详尽文物解读,让每一件古物都仿佛能‘开口说话’,清晰地讲述着历史脉络。”来自武汉市的文博爱好者张敏称赞道。
值得一提的是,临汾市一直以来用无微不至的服务诠释着“把游客当家人”的理念。全市17个县(市、区)协同联动,市区以“尧文化”为核心主线开通两条免费旅游直通车,各县(市、区)同步开通,实现“交通枢纽—景区”无缝对接。此外,市区路内临时停车位、公共停车场对异地牌照车辆免收停车费,让自驾游客停车无忧。
从高速口的热情引导到景区的免费热饮,从特殊人士专用通道到宠物代管服务,临汾市5000余名志愿者坚守岗位,致力于让游客感受到“家”的温暖。其中,临汾市在隰县小西天景区创新设立“1+13”志愿服务点,21支志愿服务团队的520余名志愿者经过专业培训,为游客提供周到服务。
隰县小西天景区。
洪洞大槐树下的根祖文化、隰县小西天的悬塑艺术、陶寺遗址的文明探源、传统文化活动的生动创新……临汾市持续探索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之路,未来将继续深化供给改革,推动业态升级,依托根祖、黄河、尧文化等核心IP,丰富文化研学、生态康养、低空旅游、非遗体验等高端业态,开发特色文创、旅游商品,推出定制化精品线路,并推动5G、大数据、AI等新技术在景区管理、游客服务、营销推广中的场景应用,提升智慧服务覆盖面与体验感,推动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