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企业涉足海洋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突破-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5 09/22 09:23:55
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省企业涉足海洋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突破

字体:

  原标题:两艘3800吨级绿色智能船舶顺利下水

  我省企业涉足海洋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突破

  图为下水后的船舶。本报通讯员摄

  9月5日,两艘3800吨级绿色智能电推干散货船在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顺利下水,标志着山西华远陆港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海外造船订单取得关键进展,更彰显了我省作为内陆省份在海洋装备制造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2023年,山西华远陆港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凭借集团在交通基建领域的优势及自身在外贸行业积累的经验,通过服务贸易涉足船舶制造领域。

  2024年,该公司在考察中对接到一家有造船意愿的德国船东。因为地处内陆,我省企业面临沿海区位缺失、国际规则不熟、技术标准对接等挑战。项目初期,德国船东对建造能力存疑,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在项目推进的关键阶段,中国信保山西分公司设计了定制化信用保险方案,通过中长期信用保险和融资担保相结合的模式,为企业出海构建了全方位的风险防护体系。这一金融创新举措有效化解了项目风险,最终于当年9月成功促成订单签约。

  山西华远陆港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从零开始组建技术团队,选择了位于上海市崇明岛的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造船,联合荷兰Conoship、上海腾策海洋等机构攻克电力推进系统集成、智能控制协同等关键技术,并通过使用中船赛思亿研发的ABB变频与DEIF能源管理系统,使船舶节油率达40%,完全满足欧洲TIII排放标准。

  据介绍,这两艘船长89.43米、型宽13.20米,载重3800吨、货舱容积5250立方米,可装载约172个集装箱,航速11.8节,将挂荷兰旗运营于欧洲支线航线。

  在船只下水现场,德国船东代表惊叹合作企业在船舶建造效率、技术执行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综合能力,感慨道:“中国制造不仅满足国际标准,更具速度和灵活性,是欧洲航运绿色转型的理想合作伙伴。”(记者安晓奕)

【纠错】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