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风帆劲 发展提质万象新-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5 09/09 09:34:08
来源:晋中日报

党建领航风帆劲 发展提质万象新

字体:

  原标题:党建领航风帆劲 发展提质万象新

  寿阳县恒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媒体记者关注并实地采访下洲村便民服务中心

  编前话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近年来,寿阳县在借鉴重庆等地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实施党建领航“1881”工程,将党的领导有机贯穿、深度融入县域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落到实处、细处、关键处。

  通过聚焦“一条主线”、发力“八项重点”、聚焦“八张问题清单”、实现“一个目标”,“1881”工程不仅推动党建工作从“围绕中心”向“融入中心”升级,更成为寿阳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持续释放出党建引领、发展提效、治理向善的叠加效应,走出了一条具有寿阳特色的基层党建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之路。

  党群同心协力 古村焕发新韵

  ——寿阳县宗艾镇下洲村以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秋日清晨,寿阳县双凤山云雾缭绕,映照着山下一座有着500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宗艾镇下洲村。漫步村中,旖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情怀交织相融。便民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现代设施与文化空间,既延续了古村的传统韵味,又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活力。近年来,下洲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网格化治理打牢基础、农康旅融合激发发展新动能,走出一条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

  下洲村的善治根基,源于一张精细织就的网格。村党委创新构建“全科网格”治理体系,将全村892户精准划分为12个网格单元,形成“村党委-网格长-党员中心户”三级治理体系,实现管理服务全覆盖、响应零延迟。该村创新推出“群众点单直抒诉求、协同办单精准施策、闭环评单成效检验”“三单闭环”机制,升级《网格服务清单2.0》,并依托县级“网格通”App,实现民意处理全流程数字化,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均达100%。

  法治建设同样成效显著。下洲村培育专业“法律明白人”队伍,建立“村党委+调解员+网格长”三级联动调解机制,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助力该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坚实的治理基础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下洲村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成540亩玉露香梨园区、325亩日光拱棚和103亩温室大棚,通过“村集体+农户”和“村集体+科研院校+大学生”合作模式,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40万元。

  同时,该村深挖“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底蕴,打造艾商古文化街和“下洲八景”,积极推动半截道古院、聂尔古院等5处古建修复,整村推进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创建。以地方特色美食“挠”为核心IP,成功举办多届美食文化节和古村文化旅游节,新春“好运下洲·传统中国年”活动吸引游客12万人(次)。总投资近3000万元的下洲影视城项目正在积极推进,预计建成后可解决200人就业,助力村集体年增收超100万元。

  下洲村还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修订《下洲村规民约三字经》,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村民人情支出负担减轻超40%。系统整理优秀家风家训,编纂《大美下洲》乡风文明图册,启动《下洲村志》编修工程,让数百年文脉在守护中生生不息。

  “工作人员时时为群众着想、处处为发展服务,他们周末无休,为村民及在外人士办理各类业务,寒暑假他们还帮助村里的孩子打印学习资料。”下洲村纪检书记闫桂文说道。下洲村便民服务中心开创全省首个村级营业执照“全程网办、即办即结”先河,集成7大类43项服务,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村里志愿服务也蔚然成风,每月定期开展志愿活动,日间照料中心为20余位特殊老人提供温暖服务。

  古村新韵,大道同行。下洲村以党建强引领、以治理固根基、以产业促振兴、以文明育新风,绘就出一幅“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景美民富”的乡村振兴生动画卷,成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寿川大地的精彩典范。(记者 闫淑娟)

  破题基层治理 绘就幸福图景

  ——寿阳县恒阳社区“1533”工作法实践

  走进寿阳县恒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大厅里有居民咨询,工作人员正耐心引导;活动室里,“心灵聊吧”的咨询师正倾听居民诉求;窗外,党员志愿者正帮助独居老人拎菜……成立于2020年11月、服务2392户居民的恒阳社区在不断探索中,以“1533”工作法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真正把党建引领的温暖送到了居民心坎上。

  “党建引领是核心,得让服务力量沉到最基层。”恒阳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海龙介绍,所谓“1533”工作法,“1”是指一条党建领航线,建成“党委包社区、总支包小区、班子进网格、党员包居民”四位一体架构;“5”是指“五色光”志愿项目,以红(政策宣讲)、黄(需要关爱帮扶)等五类服务破解基层力量不足难题;第一个“3”是指“三单办”需求,“居民点单 - 党员领单 - 物业办单”等闭环解民困;另一个“3”是指三类重点帮扶,党员联户精准服务孤寡、低保人群,让治理暖民心。

  如何让党组织离群众更近?赵海龙介绍,社区首先是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精简了60%的办公面积用于新增群众活动区域。社区居民程永寿说道:“以前觉得党群服务中心是一个办事机构,经过改造,这里成了社区居民健身、娱乐、休闲的活动中心。”

  在宽敞舒适的党群服务中心,赵海龙指着墙上的组织架构图介绍,通过构建党建引领的四位一体架构,如今已经实现6个小区党支部与1个社区机关支部联动,今年已联合兼职委员完成67个共建项目,治理合伙人还认领了178个“微心愿”。8月的一天,恒大家园居民反映单元门损坏,小区党支部党员当即领单,协调物业3小时修好,居民王女士说:“这效率真高。”

  “五色光”志愿服务是社区的“活力密码”。红色政策宣讲队28次上门解读法规,黄色帮扶队15次为孤寡老人送米、送药,绿色志愿队定期开展环境整治和科普讲座,蓝盾平安队4次调解邻里矛盾,橙色文化队6场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看演出。“以前闲了就待在家里,现在跟着橙色文化队跳广场舞,还能学知识,日子热闹多了!”社区居民李叔笑着说。

  居民的“急难愁盼”,靠“三单办”解决在一线。恒大家园推行“居民点单、党员领单、物业办单”,小事不过夜;恒阳新寓年初就由小区党支部和物业制定居民需求与资源共享清单,进度全程公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心灵陪护单”更贴心,专业咨询师坐诊,帮居民解心结。有业主因物业费与物业起争执,“心灵聊吧”介入后,双方敞开心扉,最终达成共识。

  对孤寡失独、低保户等三类重点人群,社区的“党员联户、网格包户”暖到了家。每名党员联系10户重点家庭,“早看窗帘晚看灯”掌握情况:帮低保家庭学生申请助学补助,为困难居民协调物业公益岗位,陪独居老人看病取药。“党员小张每天都来问我缺不缺东西,比亲人还贴心!”独居的张奶奶说起社区党员,眼眶泛红。

  如今的恒阳社区,网格员入户更勤了,居民难题解决更快了,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社区治理。“‘1533’工作法不是纸上的条文,是我们和居民一起摸索出的‘幸福经’。”赵海龙表示,下一步,社区将继续织密服务网,让社区成为更多人的“温馨港湾”。(记者 史俊杰)

【纠错】 【责任编辑: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