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硕果盈枝。8月26日,第三届世界有机示范区大会暨第十二届大同·车河有机农业论坛在大同市灵丘县开幕。来自31个国家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议有机农业领域关键及前沿性问题,共话合作发展新图景。

论坛开幕式现场。新华网 发
这场论坛,正是洞察大同市灵丘县有机农业“含金量”的一扇重要窗口。
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俊义在致辞中以车河社区为例,介绍灵丘县通过“资源全流转、村民全入社、三资全入股、收益全保障”的方式,成功推进“有机生产、有机社会、有机社区”建设,探索出一条晋北地区“特优”农业发展的全新之路。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跃高以“车河的成功故事——发展有机农业实现乡村振兴”为题,介绍了车河如何从一个小山村发展成为有机农业和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从2013年开始,灵丘县探索出以生态保护利用为核心的有机农业、有机社区、生态旅游协调发展的有机农业生态扶贫模式。以车河为代表的一批有机社区,通过有机农业种植、养殖和销售获得收入,通过有机农业公园、有机社区建设改变农村面貌,通过有机农业保护水、土、气等环境资源,营造产业安全大生态。
灵丘有机农业是大同市特优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同市聚力农业“特”“优”战略,发挥“农牧交错带示范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和北肉平台”三大优势,重点打造“6+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全市有机农业认证面积达到25.6万亩,“大同黄花”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大同好粮”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

车河社区一角。新华网发
从2014年到2024年,车河有机农业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届。
作为有机农业领域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本次论坛既有研讨交流,也有沉浸体验。多个平行论坛议题丰富、覆盖面广,与会嘉宾将共议有机农业发展的关键及前沿性问题,形成更多高质量的研讨成果,也让车河论坛的“含金量”更高。

车河社区一角。新华网发
论坛期间将举办“从小山村到有机社区的成长之路”车河记忆展,通过实物展示、图文介绍、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形式,讲述车河有机农业理论落地、实践扎根、传播推广的全过程,展示车河从生态修复到产业转型、从贫困治理到社区共建的深层跃迁。
此外,与会嘉宾还将通过实地考察、文化体验、参观有机市集等方式,深度感受灵丘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深入了解灵丘县及大同市有机农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