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峰:左权11封家书,藏着怎样的家国深情?-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5 08/21 16:24:31
来源:新华网

沙峰:左权11封家书,藏着怎样的家国深情?

字体:

  抗战烽火中,左权11封家书饱含了多少牵挂与不舍?左权县名使用80余年,《左权将军之歌》在街巷传唱,红色基因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在左权将军外孙沙峰眼中,从英雄的爱国情怀与担当精神中汲取力量,在各自岗位上坚守担当,便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

 新华网:关于左权将军的遗物,能否分享一件最具特殊意义的物品及其背后的故事?

  沙峰:对我们家人来说的话,他最重要的一个遗物就是他留下的11封家书。家书中记录了姥爷对于妻子女儿的思念和关心,他用自己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妻子、女儿的爱。

  讲到妻子,他会说“志兰,亲爱的”,会用“我的终生情侣”这样浪漫的话来表达爱意。讲到女儿,他会想到天冷女儿鼻子可能会被堵住、会哭,交代妻子“别把我们的小宝贝冻到了”。

  11封家书里的最后一封家书,也是我和我母亲最喜欢的。这封家书里感情爆发得特别充分,尤其是四个“念”。信里还描写了如果一家三口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女儿爬在地上又爬到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真是痛快极了”,但又写下“如果时局有变,我们的女儿可大胆按情处理”,我觉得这种巨大的转折对他来说是很残酷的。

  所有抗战前线的将士们,他们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爱,都有留恋的东西。但是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让民族得以解放,让我们有幸福的生活。

 新华网:“左权县”之名沿用80余年,老区人民也以各种方式纪念左权将军。面对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应该如何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沙峰:姥爷牺牲之后,辽县当地的老百姓希望能够把县名改为左权县。到了1958年,听说左权县要撤销掉,大家又联名签署,希望能保留。

  1942年9月18日,辽县易名左权县典礼的时候,《左权将军之歌》第一次唱响,这是当地文化工作者运用当地特色的“开花调”创作的。这首歌传唱至今,学校、机关团体、幼儿园,都在学、都会唱。

  也有年轻人问,我们现在生活是很幸福的,那么学习英雄的精神有什么用?

  有牺牲在战场上的英雄们,也有很多存活下来的将士们,他们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在各个行业为国家的腾飞发展作出贡献。当今,年轻人应该有远大志向,因为国家发展需要每一个人的贡献。

【纠错】 【责任编辑: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