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创新探索“社区合伙人”治理模式,构建起“多元主体共联、多元平台共建、多元组织共商、多元资源共用、多元服务共享”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
从“办事窗口”到“幸福家园”,构建社群参治共同体
平城区新华街道积极践行“政务小空间、服务大平层”理念,改造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个小区服务站及1处楼宇商圈,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通过去行政化、亲民化设计和“腾笼换鸟”创意改造,平城区新华街道将低频使用空间转型为文娱活动室、社区书屋、健身房、心理驿站等20余个特色场景,实现“一室多用”“错峰服务”,覆盖全年龄、全时段群众需求。
平城区新华街道通过培育社贤社绅、才艺达人等,引导其成为网格“和事佬”、政策“宣传员”和社区“节拍器”,推动居民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伙伴”。
从“单打独斗”到“群策群力”,构建条块联动共同体
平城区新华街道组建“共建合伙人”联盟,整合专业服务力量,推动“条块共建”民生实事项目落地。
在社区党委统筹下,平城区新华街道“共建合伙人”深度参与多领域治理,“平安合伙人”依托邻里议事角化解矛盾50余件;“文艺合伙人”打造与邻为乐空间,开设银发课堂,组织太极健身、书法绘画、健康养生等活动;“医疗合伙人”推出银发健康守护计划,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定期义诊和体检服务;“阅读合伙人”开设AI智习室、课后托管微课堂、多彩暑期成长营、非遗传承研习社等公益课程,拓展服务覆盖面。
从“被动输血”到“联合造血”,构建利益联结共同体
平城区新华街道积极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创新探索“空间换资金”“经营换服务”等社区营创服务模式,着力实现“企业开源、社区节流、居民受益”。
目前,平城区新华街道打造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AI”自习室,满足青少年运动、文娱与学习需求;打造家门口一站式康养服务工作站,为特需老人提供专业护理;构建“安全托管+健康膳食+社区活动”的一站式家庭支持空间;建成三个社区幸福餐厅,服务社区居民。
此外,平城区新华街道还通过合伙人的收益反哺、资金注入、联合共建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撬动社会资源、实现自我造血、激发社会活力,着力推动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多元化、协同化,治理模式多样化、开放化。(马静波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