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井巷深处,智能化采煤机在“智慧大脑”的指挥下,高效地进行着“无人开采”作业;安全帽内的智能芯片,实现了矿工在井下的“厘米级”精准定位;机器人巡检、视频监控等数字技术的加持,重塑矿井安全新防线……走进华阳集团,入目皆是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华阳集团以“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煤炭产业注入动力,深耕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书写着传统能源企业转型蝶变的精彩篇章。
智能升级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借“云”转型、向“智”而行,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已成为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华阳集团以智能化改造重塑煤炭产业竞争力,先后建成7座智能化煤矿、2座智能化选煤厂、127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提前三年完成全面智能化建设目标。
5G专网、AI巡检机器人、智能通风系统等一系列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一矿建设“地质保障+生产管控+灾害防治”三位一体煤矿数据支撑平台,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实现全方位综合管控;新景公司综采工作面多元数据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实现设备故障的“秒级响应”;平舒公司以“智”控“风”,实现通风信息监测感知、通风隐患自动辨识、通风安全自动监测、通风调控智能决策……这些智能化成果,让煤炭开采愈加智能、安全、高效。
科技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华阳集团成立“八个专班”,积极应用智能化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该集团应用千米定向钻机,成功突破松软、薄煤层难以成孔的技术瓶颈;创新性推行“一条巷道一部皮带”运输变革,实现对井下主运输系统带式输送机的地面远程集中控制,进一步提升煤炭运输效率。
创新引领 新兴产业迸发新动能
进入7月,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正在紧张地进行联调联试,华钠芯能进一步推进煤矿应急电源的应用……华阳集团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蹄疾步稳。
面对能源革命的全新挑战,华阳集团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前瞻性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华阳集团瞄准钠离子电池赛道,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开展深度合作,成功建成“材料—电芯—PACK—集成—应用”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
华钠芯能生产的钠离子电池产品首批通过了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华钠芯能入列全国钠离子电池十大创新企业、2024年中国钠离子电池年度竞争力品牌榜、2025储能应用创新典范TOP10,获批建设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厅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其他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同样成果丰硕。华阳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共同建设的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即将投产,其产品精准锚定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同时积极开拓高端民用市场。
投身光伏产业,华阳集团建成4条智能化生产线,与华能、华电等企业建立起稳定的供应合作关系;纳米纤维空气净化材料产业推出白绒产品,已成功与多家下游服饰、家纺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此外,华阳集团积极推进铝产业链一体化项目,推动铝产业从单一的生产模式逐步向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模式转变,致力于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铝产业发展体系。(武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