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7月28日电(刘云伶 王亮)从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到可达可憩的绿水青山,再到惠及百村的“金山银山”,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的大东沟度假区短短两年多的巨变,令很多当地人和游客称奇。
多次走访后我们发现,这背后是吕梁市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将“含绿量”变为“含金量”的奋力实践,更是当地脱贫后以农文旅融合让民众共享生态红利的如磐初心。

航拍大东沟度假区。新华网 发
“拿得出手”的待客之地
“以前大学同学来吕梁,到晋中看晋商大院、到太原吃喝玩乐,现在我会把他们带到大东沟,看看和江南山水有一拼的美景。”土生土长的吕梁人王倩说,大东沟成了她和身边朋友“拿得出手”的待客之地。
位于黄土高原的吕梁,在一些人的刻板印象里是“漫天黄沙”“土里土气”,随着大东沟度假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当地人骤然发现,身边竟有一处沟深林茂、树木参天、草木青青、流水潺潺的胜境。

无人机视角下的大东沟度假区。新华网 发
而这一胜境,却曾是“养在深闺人难识”的“秘境”。直到在吕梁市委市政府直接推动下,离石区自2022年开始下大力气打造,有桥、有路、有休憩场景的大东沟度假区横空出世。
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两年多来,大东沟度假区上新了露营经济、民宿经济、森林康养等业态;度假区还举办了野外写生、茶艺民乐等活动。
当大自然的野趣与现代化的场景相叠,游客自然纷至沓来。

大东沟度假区的太空舱。新华网 发
变化再大,但生态理念不能变——不动一林一地、不毁一草一木。在大东沟,有抱着树的步道,有长在餐厅里的树木,所有工作人员都戴着森林防火的袖标。

步道与林木和谐共生。新华网 发
“在山西国有林场‘百场带千村’行动中,大东沟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大东沟所属的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千年林场场长车卫兵说。
“一日千里”的大东沟
在吕梁,如果有一个地方常去常新,那名单里应该有大东沟。
“大东沟正式亮相于2023年‘五一’假期,当时主打露营。现在,住的有帐篷酒店、林麓民宿,吃的有自助烧烤、吊炉火锅,休闲的地方有自助茶室、咖啡屋,玩的有丛林穿越、真人CS。”说起业态,度假区副总经理高露潆“停不下来”。
当地坚持开放合作,引入西安曲江文旅、同济大学设计团队等,打造大东沟。
“主客共享、口碑传播等文旅新理念,日益深入运营团队的思维。”西安曲江文旅大东沟项目负责人张宁说。

大东沟度假区的茶苑。新华网 发
作为煤炭资源型地区,离石区干部群众缺少文旅行业的经验,要让大东沟化蛹成蝶,需要超常规付出。吕梁市委市政府和离石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各部门的协作和运营团队的呕心沥血,汇聚一起才可能蹚出一条转型新路。
离石区政协副主席居伟对此感触颇深:“有不少时候,今天有想法,明天出规划,很快要见成果。”

游客在体验丛林穿越项目,挑战自我。新华网 发
“游客出游就是来放松身心的,关注旅行体验,游客要的就是高品质服务。”一位关注大东沟的媒体人士表示。

夜晚的大东沟度假区,凉风习习。新华网 发
全区百余村的“新盼头”
“以前我和丈夫在家养牛,一年能挣两三万元。”55岁的李东娥是崖窑湾村人,听说大东沟招聘保洁,想着离家不远就来应聘,“一年算下来能收入3万元,回到家还能帮着丈夫养牛。”
度假区保安、保洁的工作岗位,优先附近村民。虽然他们脸上有皱纹,普通话也不标准,但那份真诚朴实的笑容,总能打动游客的心。
大东沟还关系着全区的乡村振兴。
2023年以来,吕梁提出集中力量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以此作为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抓手。离石区探索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和联农益农新模式。
“我们要努力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真正变成群众的金山银山。”离石区委书记廉海平表示,大东沟度假区、王营庄科创小镇等均由离石区文旅集团托管运营,为全区105个行政村每年每村分红不低于6万元。

航拍大东沟度假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华网 发
小神头村党支部书记牛艳军说:“村集体将分红资金用于积分制管理,积分可以兑换成日常用品,进而带动了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

村民们也从大东沟度假区的人流中看到了商机。新华网 发
说起大东沟带来的变化,信义镇党委书记张能强说:“高品质打造的大东沟度假区带来了人气,提升了干部抓文旅产业的能力,带动了市场主体投身文旅产业的热情,也必然结出幸福生活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