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扫码、NFC、“碰一下”……哪种支付方式是你的“心头好”?
手机“碰一下”,优惠“噌噌涨”?近期,“碰一下”支付加速走进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这种支付方式凭借操作便捷、支付快速的优势,以及补贴的各种“立减优惠”,正吸引越来越多消费者尝试。在不同消费场景中,扫码、NFC、“碰一下”各具优劣,究竟哪种支付方式更能赢得消费者的心?7月21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走访市场,探寻支付方式背后的便利、成本、实惠和隐忧。
支付“内卷”出新招,“碰一下”取代扫码
近期,爸妈出门购物也开始流行“碰一下”了,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碰一下”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正逐渐渗透到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各种支付场景中。这种新支付方式,为何这么快就能俘获人心?7月21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走访了多个不同的消费场景,包括便利店、早餐店、大型商超等,采访了几位普通消费者和商家。
在太原市小店区的一家零食超市内,消费者蔡女士正在结账。她之前已习惯扫码支付,但店员向她推荐了“碰一下”支付,“只需要解锁手机靠近收款设备就能完成支付,还能有大额优惠。”蔡女士尝试了一下,发现整个过程确实非常快捷,不到3秒钟就完成了支付。她说,“以前需要打开支付宝应用,找到付款码,现在只需解锁手机碰一下即可,真的很方便,最重要的是还减了两块钱。”
在太原市小店区一家唐久便利店内,65岁的刘女士购买了两袋鲜牛奶,她用手机“支付宝碰一下”便捷付款,一碰即付的便利和优惠力度,促使她最近一直使用这一支付方式。刘女士告诉山西晚报·山河+记者,“这种支付方式不需要专门开通,也不需要打开手机APP再调出支付二维码,对于老年人来说很方便。”
一家屈臣氏门店工作人员介绍道,“用户手机只需要支持NFC功能就可以,平时NFC 开关是打开的,支付时,在手机亮屏解锁就可以与商家‘碰一下’收银设备,二者之间进行触碰交互后完成支付。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了解到,目前,太原已实现便利店、商超、餐饮、停车场等高频支付场景全覆盖,并拓展到“碰一下”点餐、“碰一下”骑行(单车快速开锁)、“碰一下”取快递(无需取件码)等。当前,支付平台、商家都针对此有优惠券、满减券,启用该功能的消费者可获得支付不少优惠。
当心“隔空盗刷”,这些安全细节你要知道
方便之余,资金安全问题不可小觑。近日,一位支付宝用户向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反映:“我在使用支付宝碰一碰时发现,即使余额不够也可以碰,显示完成支付。在我没有开通花呗,没有绑定银行卡,没有余额的情况下,这笔订单怎么支付出去的呢?哪里的钱呢?”后来经过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咨询客服才明白,“如果账户里没钱,碰过之后账单里会出现一个待付款,只要支付宝里的钱满足扣款金额就会自动扣除。”而此时有消费者担心,“当下碰了以为支付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时间久了就会忘记订单,账户里有钱会自动扣,难免觉得不安全,担心自己账户被盗刷。”
对此,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了解到,为了防止“隔空盗刷”,要注意这些安全细节。支付前必须主动解锁手机(指纹、人脸或密码),锁屏状态下无法触发交易。未解锁时,他人触碰手机不会扣款。碰一碰支付的技术原理有限制,在开启NFC后,碰一下支付有效距离仅1-4厘米,且需终端双向认证,无法远距离窃取资金。每笔交易生成独立加密令牌,避免信息被截取复用。支付宝实时风控系统监测交易风险(如高频、异地操作),高风险交易需二次验证(密码/刷脸)或直接拦截。
这么多的支付方式,哪种是你的“心头好”?
在日常消费中,扫码支付、NFC支付以及新型的“碰一下”支付各有特点,消费者更习惯于使用哪种支付方式呢?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了解到,扫码支付是目前普及率最高的一种方式,几乎所有的商户都能接受,无论是街边小摊还是大型商场,只需一张二维码,消费者就能完成支付。它的优势在于门槛低、操作直观,但缺点也逐渐显现,比如需要多次点击打开支付界面、扫码时遇到网络延迟,甚至存在被替换二维码的安全隐患。对于年轻用户来说,这些操作尚可接受,但对年长用户而言,流程略显繁琐。
相比之下,NFC支付是一种更高效的技术,早在多年前就已出现在部分安卓和苹果手机中。用户只需将手机靠近POS机,无需解锁屏幕就能完成支付,速度快、安全性高。不过,由于对手机硬件和商户设备都有一定要求,目前支持NFC支付的商户比例还不高,普及程度有限。此外,很多消费者并不了解自己手机具备这一功能,导致使用率偏低,尚未形成稳定的使用习惯。
而“碰一下”支付则是近期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它在技术上依托于NFC,但在用户端做了更直观的交互优化,比如支付时会有动画提示和声音反馈,让操作更有“仪式感”。更重要的是,平台通过大量补贴和优惠活动推动用户使用,比如“碰一下立减”“满额返现”等,让不少消费者觉得“真省钱”。不过,也有部分用户质疑这些优惠背后是否存在价格调整,担心“羊毛出在羊身上”。
从商户角度看,不同支付方式带来的体验也不同。一家唐久便利店店长梁女士告诉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扫码支付虽然普及,但收银效率受制于网络和用户操作速度;NFC和“碰一下”支付则能显著提升结账速度,尤其在高峰时段优势明显。不过,NFC和“碰一下”支付需要商户配备相应的收款设备,初期投入和维护成本更高,一些小型商户仍在观望。
业内人士表示,总体来看,扫码支付仍是当前最主流的选择,NFC支付在特定场景如公交地铁中表现突出,而“碰一下”支付凭借便捷体验和平台补贴正在快速崛起。哪种支付方式最终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好”,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的成熟度,更取决于使用习惯的养成、商户的接受程度以及平台的持续投入。未来,随着设备更新和支付生态的完善,三种方式或将长期共存,各自在不同场景中发挥优势。(记者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