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税务局持续深入推进税费征管“强基工程”,全力释放税费政策红利,努力打造负担轻、办税快、服务优的税收营商环境,以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推动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快速发展,为助力山西转型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税收体检”服务智能设备制造加速冲刺
流水线上机械臂舞动,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台崭新的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在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厂里,晋中市最大的制造业企业正开足马力奔向千亿级产业目标。
“在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税务部门退税减税的‘礼包’有力支持了我们的创新与发展。”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卫阳拿着刚收到的《税收体检报告》,向前来走访的税务专家团队表达感谢。
作为山西省首批20家“链主”企业之一,吉利汽车山西基地已构建起覆盖29家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服务好企业,晋中市税务部门创新推出了“一企一策”解决方案。
“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山西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经营业务范围广,涉税事项复杂。”晋中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张凯介绍道,税务部门前期深度调研了解个性化需求,运用税收大数据和风险分析平台,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并针对新能源汽车项目设计了涉税问题申请建议清单,以表格形式清晰列出企业可能遇到的涉税问题及潜在税收风险。这种前置性服务模式,让企业从“事后应对”转变为“事前预防”。
在2025年6月的一次服务中,当地税务部门向吉利汽车送达了一份特别的《税收体检报告》。这份报告对该公司的经营范围、税种结构、税收风险等多个项目进行多维度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诊断建议。
“税务部门不仅为我们进行了‘税收体检’、出具了报告,还专门组建服务团队上门解读。”李卫阳表示,这种精细化的服务为企业规范纳税管理、精准把控政策要求提供了有效帮助。
“税惠春风”推动数实融合进程向前迈进
走进山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电机”)的“高效电机与系统节能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可以看到在数字化车间里120台智能化电机生产设备上安装的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转速等1800余项数据;6条智能生产线系统性重构生产工艺流程,实现年产1600万千瓦高效电机的产能。这个总投资3.3亿元的项目,是山西电机推进智能制造的核心载体。
“近年来我们持续享受国家的免抵退出口退税和先进制造业加计抵减等优惠政策。在这过程中,税务部门在强化政策辅导、优化退税流程、提高退税效率和税收风险防范等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手续简便、到账快捷,退税加速意味着成本回收更快,保障企业稳健运营的同时,还有助于推动绿色转型发展。”该山西电机财务负责人说。
国家税务总局太原市小店区税务局税政一股负责人牛立新说:“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我们定期跟踪工信部门信息传递情况,辅导企业梳理可享受的加计抵减金额,对企业提交的每期进项税额、转出额及加计抵减明细逐一核对,在体现税收管理规范性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了‘一次办成’的便捷体验。”
“精准滴灌”赋能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
山西鼎芯晶体材料有限公司是省级专精特新和国家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注高端半导体晶体材料研发制造,被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列为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核心企业,其产业链已呈现集群发展态势。
当地税务部门紧扣进口高新技术企业属性与晶体材料研发生产的特点,重点辅导企业充分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先进制造业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为企业持续投入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税收支持。
“山西综改区税务局的政策宣传精准对接了企业需求,年初就提醒我们关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后来还专门上门辅导费用归集口径。我们2024年享受的研发费优惠都用到了研发项目上,缓解了研发资金紧张的燃眉之急。”企业财务负责人李绍文介绍说。
针对碳化硅晶体研发“投入高、周期长、迭代快”的特性,当地税务部门还梳理企业近三年研发项目备案、专利成果及申报数据,聚焦企业晶体制造核心项目,组建专班对成本难点进行实地核验,并就研发费用分摊、材料耗用占比、材料无冲减等疑难问题提供即时指导。同时,税务部门结合行业共性风险案例,辅导企业对研发费用归集科目、人员人工分摊不清等潜在风险进行及时整改,制定研发费用归集专项指引,优化了企业资料归集方式。
“税务干部以企业蓝宝石加工高精度定位装置的研发项目为具体案例,指导我们规范了研发支出科目设置,有效提升了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准确性和便利性。”该企业办税员王华十分认可税务部门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