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优、百姓富、生活美——山西晋城市打造“共富之城”新观察-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5 07/15 16:46:15
来源:新华网

产业优、百姓富、生活美——山西晋城市打造“共富之城”新观察

字体:

  新华网太原7月15日电 2024年晋城市GDP同比增长6.8%,位居山西省11市第一;过去五年,GDP增速四年全省第一、一年全省第二,人均GDP居全省第一;在山西省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中,连续13年排名全省第一……

  产业向“新”,生态向“绿”,城市向“美”,民生向“富”,晋城市正在悄然实现“晋级”蜕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动能不断更新,经济发展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增强。从城市到乡村,从颜值到品质,这里正在擘画产业优、百姓富、生活美的新蓝图,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共富之城”。

  产业优:布局转型发展的新兴赛道

  一分钟,200只精微光学镜头诞生;一天,10万件手机部件下线;一个月,90亿颗LED灯珠产出……这是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的成绩单。

  踏入晋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气势恢宏的标准化厂房,众多光机电企业在此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2019年,这座资源型城市破解产业单一的结构性问题,抢抓产业转移机遇,把发展光机电产业作为加快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山西星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LED显示屏产业链链主,也是利亚德、九洲电器等企业的关键供应商。在其辐射带动下,多家光机电链上企业相继入驻晋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得益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自投产以来,我们在发光芯片行业的市场份额稳步上升,如今已达13%。”山西星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阚广东说,公司目前正筹划开展高标准智能化生产线二期项目建设,打造从原材料到模组生产的全产业链生态。

  2024年,晋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光机电产业园区总产值突破700亿元,成为晋城市增幅最大的新兴产业。

山西星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蒲思静 摄)

  在大力发展新产业的同时,晋城市也没有把煤、焦等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落后产能简单退出,而是通过产能升级、数字赋能等,竞逐新赛道。

  锚定打造“绿色转型的示范城市”和“数字经济的标杆城市”的战略目标,晋城市用数字赋能煤炭、煤层气、钢铁铸造等产业,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效能,稳住经济基本面,为转型赢得时间和空间。

  “报告,井下作业条件安全。”在阳城县阳泰集团小西煤业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员通过5G-SPN万兆工业环网承载的无线专网向井上传递信息。井上井下互联互通,为作业人员再加一道安全锁。

  和小西煤业一样,沁和能源集团、科兴能源、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等52座煤矿开展煤矿智能化项目,累计为煤矿建成10个5G专网、20个SPN万兆工业环网、37个煤矿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系统,打通煤矿信息传输的又一条“高速公路”。

  从依赖煤炭到深耕科技,晋城市正加速向全球光机电产业创新高地转变。这一产业转型路径,正是资源型城市探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百姓富:擘画乡村振兴的太行图景

  巍巍太行山,雄姿展奇秀。穿行于锡崖沟挂壁公路,裸露岩石犬牙交错,每走一步都谨小慎微、如履薄冰。这里有一个世代传唱着的“愚公移山”的故事。

  生活在王莽岭崖底的锡崖沟人不甘闭塞,敢向绝壁要天路。3代人历经30年,在悬崖峭壁上凿刻出一条“之”字形挂壁公路。这条路曾是村里人走出大山的唯一希望,如今已是锡崖沟村发展旅游业的金字招牌。

  距离挂壁公路不远处,红、黄、蓝相间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宛若一道彩虹,串起八百里太行旖旎风光,一幅路畅、景美、业兴、人和的“太行山居图”正在徐徐展开。

  2023年11月,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城段正式通车,贯通了晋城市90%的脱贫地区、90%的景区景点、90%的特色农产品产区,不仅串连起古堡、村庄、景区、院落等特色风景,也串起了沿线村民的好日子。

  古韵老街店幌招展,穿村小河流水潺潺,悠然的民宿小院、别致的页岩图书馆、热闹的“人民大食堂”……连日来,群山环抱中的陵川县六泉乡浙水村到处是兴致盎然的游人。

  浙水村地处晋豫两省陵川、壶关、林州三县交界,是一个有着800年历史的古村落。穿村而过的阳马古道,曾经是连接太行与中原的一条重要商道。

  “一到周末人就特别多,房间经常不够住。”阳马古道客栈里,正在接待客人的靳学斌忙得不亦乐乎。

  五年前,在外打工的靳学斌回到村里,把自家的老院子改建成设施齐全的客栈。“村里发展得这么好,谁不愿意回来守着家发财。没想到,咱这穷山沟能变成今天这个样。”

  虽然风景旖旎、历史悠久,可过去的浙水村却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地上无产业、地下无资源,交通闭塞,老年人出不去,年轻人不想回来。”浙水村党支部书记靳慧永说,“自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开通,我们这儿一下子改天换地、变了模样。”

  与陵川县农投公司以股份合作的形式成立旅游开发公司;聘请专业机构规划设计,以“太行人家·云锦系列”为整体品牌;投资3000万元新建景观门楼,修缮阳马古道古宅……一年多的时间,崭新的浙水村蝶变而出。

  2024年,浙水村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还带动了70余位村民返乡创业、本地就业。

  浙水村的蜕变绝非孤例。近年来,晋城市以“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和“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为牵引,优选129个村落和108个明清院落打造“百村百院”康养项目。沉寂的村庄重新焕发活力,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慢生活。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旁的浙水村。(崔松良 摄)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产业发展好,乡村才能聚人气,才能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泽州县高都镇依托丰富的古建资源,对古民居院落、闲置文化大院等进行盘活,全力打造“院院都是直播间,坊坊都是打卡地”的“一院十八坊”;高平市苏庄村挖掘丰富的传统婚俗文化,让一片民间传统古院落群变身婚礼主题的大型cosplay城;陵川县松庙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掘睡眠业态,大力发展康养民宿产业……

  东西南北,一步一景;城市山村,见新见绿。太行山水,见证着这里的山乡巨变。

  如今的晋城市,村域资源“活”起来了,集体经济“壮”起来了,群众腰包“鼓”起来了。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晋城市超三分之一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一半以上的村达到50万元、四分之三的村达到30万元。

  生活美:打造以人为本的“晋级之城”

  夜幕降临,山风阵阵,静谧的白马寺山逐渐热闹起来。远方青山、白墙黛瓦、栈桥楼阁在月光映照下,宛如一幅江南水乡画卷。市民们或漫步于龙马湖畔,或拾级而上,尽享清凉夏夜的美好。

  这是位于晋城市城郊的凤城康养示范区。然而,这片风景如画的“生态名片”背后,曾是一处地下采空区和煤矸石山。

  缘于建设“文旅康养样板城市”的契机,晋城市采用就地植绿和粉碎回填两种方法治理煤矸石污染,将昔日的煤矸石山打造成生态康养之地,吸引众多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建成后的凤城康养示范区集文化宣传、生态康养、商务接待为一体,还配套餐饮、休闲、娱乐设施等,不仅成为市民遛娃、观景、拍照的好去处,也成为晋城市文旅康养产业的重要展示窗口和闪亮名片。

  晋城市近年来坚持把全市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文旅康养目的地来规划建设管理,大力推进“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不断完善“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精品线路”相结合的产品供给体系。

航拍龙马湖公园。(晋城市委新闻中心供图)

  在晋城市的多彩产业画卷中,不仅有着光鲜亮丽的“新赛道”和“厚家底”,更有着关乎百姓生活的民生福祉。

  刚吃过早饭,家住香港城旺角花园小区的杨先生就带着乐器来到了家门口的崇实公园。在公园长廊一角,几位乐友早已等候在这里。紧接着,欢快的歌声和乐器的悠扬声飘荡在公园上空,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崇实公园总用地面积约3.7万平方米,包括1个主题公园、3个街头游园和1个街头绿地,开园以来便成为市民争相前来的“网红打卡地”。

  像崇实公园一样的家门口的“城市绿洲”,在晋城市还有很多。近年来,晋城市以全力建设山水交融的现代化城市、打造全国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力提升城市品质。

  一堵堵临街围墙被打开,一块块闲置土地被盘活,一批批街头绿地建成开放……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木指路、移步皆景的生态底色,成为晋城市的城市名片。

  截至2024年底,晋城市已建成61个公园、141个游园、21个广场,建成396平方公里环城生态圈、270公里城市绿道,城市绿化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这几年晋城的变化很大,身边的公园多了、绿化越来越好,生活得很舒适。”正在游玩的市民曹雨薇说。

  曹雨薇的切身体会也是晋城市民的普遍感受。清水复流、出门入园、推窗见绿,这份看得见、触得到的“绿色福利”让市民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不仅如此,晋城市还投入真金白银,推动民生保障从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

  近四年来,晋城市用于民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从234亿元递增至325亿元,增幅达38.9%,让更多“民生清单”变成群众的“幸福账单”。

  而晋城市的探索,远不止于此。

  傍晚,北街街道办事处古书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食堂内,热气腾腾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青年发展友好型示范街区皇城金街内,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在这里游玩、购物;温馨的社区康养服务中心,让市民在走出家门后也能享受到“家”的温暖……

  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神农炎帝故里民间交流活动、全国职业围棋公开赛,以及不久前落幕的“摇滚编年史超级演唱会”,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活动与晋城IP紧密结合,成为晋城市形象展示、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也增强了市民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山河之上是生活。在这座太行山上宜居的生态小城,无论市民还是游客,都将在晋城市建设“共富之城”的新征程中,去了解、去发现、去深爱上这座城市。(蒲思静)

【纠错】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