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沁水县嘉峰镇张山村65岁的王大爷上腹部隐隐疼痛,及时参加了县医院免费做的上消化道筛查,发现早期癌症并得到治疗。“要不是这次筛查,后果真是不敢想!”王大爷感慨道。
2024年以来,消化道筛查被纳入了省、县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沁水县人民医院承担起全县高风险人群的内镜检查任务。
“这项民生工程的落地,源于对群众健康需求的精准把握,要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沁水县卫体局局长王军明介绍说,沁水县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多数患者因缺乏筛查意识导致病情延误。基于此,沁水县卫体局提出将上消化道筛查纳入民生工程的建议。
为了让筛查工作更高效便捷,沁水县人民医院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新增胃镜检查处,将单日筛查量从30余人提升至50余人;和上级医院合作,做好筛查过程的质量控制;设立筛查登记大厅和专门门诊,第一时间为群众答疑解惑;筛查结束后,为接受空腹检查的群众提供面包和饮用水。
“刚开始宣传筛查时,不少人觉得自己身体好,没必要检查。”龙港镇柳庄社区医生景东东说,社区有位李大爷,家族中有胃癌病史,却认为“查出来病反而心里负担重”。为了说服李大爷,景东东连续一周每天上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早筛的重要性,还找来周边因早筛受益的真实案例。终于,李大爷被这份坚持打动,筛查发现早期胃癌,及时治疗后转危为安。
像景东东这样的村医(社区医生),全县共有200多名。他们既是健康知识的宣传员,又是筛查工作的组织者,通过大喇叭广播、村民微信群、入户讲解等方式,将惠民政策送到群众身边。“现在村民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了,筛查名额一公布,很快就报满了。”景东东说。
在沁水县人民医院筛查办公室,信息录入员张旭芳全神贯注地核对数据。面对字迹潦草的手写信息、重复错误的联系方式,她总是耐心地一遍遍问询确认。内镜清洗消毒室里,护士邓璇和2名同事每天要完成60多次内镜清洗消毒工作。隔离衣和防护面屏下,汗水不停地往下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在消化内镜检查诊疗室,徐东升大夫专注地操作着胃镜,不仅确保每一次检查的准确性,还要负责重症患者的后续处理和转诊对接。“早发现一例癌症,就能挽救一个家庭。”徐东升说。
2024年,沁水县提前完成5300例筛查任务,检出肿瘤79例,其中早期癌35例;2025年以来,沁水县已完成3476例筛查,肿瘤早诊率从44%提升至68.5%。数字的背后,是无数家庭重燃的希望,是健康沁水建设的坚实步伐。
“这项工作挽救了患者生命,减少了家庭负担,也节约了医保资金,实现了三方共赢。”沁水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军说。(郝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