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被确立为小店区“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为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该村确立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壮大特优产业、延伸乡村产业链条、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激发乡村活力等目标,着力绘就乡村锦绣图景。
产业振兴促升级
刘家堡村立足区域特色,优化产业结构,激活乡村资源,打造了蝴蝶兰、玉露香梨、西红柿三大种植基地,蝴蝶兰更是远销海外。2024年开始,该村从过去直接销售玉露香梨向生产玉露香梨果汁转型,产值翻倍,延长了产业链,也为村民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
被确立为小店区“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以来,刘家堡村谋划了数字化乡村治理中心建设项目、研学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农产品仓储运输配套设备采购项目等,目前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2020年起,刘家堡村依托村内闲置资源,先后打造了100个古朴典雅的院落,采取“拎包入住”方式,通过前三年免租金的优惠政策,筑巢引凤邀请非遗项目落户。目前,该村引进了100余个非遗项目,逐渐形成“一院一非遗一文化”格局,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了240余个。
此外,该村产业结构形态更加丰富,吸引了一些新业态入驻,比如AI智能机器人科普基地等。
人才振兴强队伍
刘家堡村大力培育管理型、创新型、技术型、全能型人才,为乡村振兴赋能。
该村结合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通过谈心谈话、入户走访、民主测评等方式,择优选拔推荐政治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带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3名同志充实到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队伍,选优配强村“两委”带头人后备力量8人。
围绕文旅融合新战场、直播助农新阵地,该村招聘引进一批专业的营销策划运营人才和敢于创新创造、善于创业创富的乡村振兴“智囊团”10余人。聚焦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安全、农业标准化、耕地保护建设等内容,该村培养了熟悉涉农政策法规、城乡发展规划、农耕文化习俗的“多面手”和懂技术、懂业务、懂实操的乡村振兴“实干家”20余人。
此外,该村36名优秀党员组建起党员突击队,吸纳73名党员、群众,形成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入户走访、巡逻劝导、安全巡查、化解矛盾工作。
文化振兴强铸魂
刘家堡村是“明代三重臣”之一王琼的故里。该村重修王琼故居,拍摄电影《明臣王琼》,打造了王琼故里·文化街区。
同时,刘家堡村多点开花,搭建多元文化活动阵地。一年来,该村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调研、乡村振兴培训班、领头雁培训班、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党员干部培训班、兄弟县(市、区)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活动等累计7.6万人次。该村连续四年举办“堡里有年味”春节系列活动,并利用“五一”、国庆等节假日先后举办非遗文化节、青年格斗赛、亲子音乐节、垂钓比赛、农民丰收节等文化活动。过去,这里的游客以太原本地人为主,现在逐渐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近年来,刘家堡村改造升级文明实践站,围绕“1+N”模式布局,同步打造了图书馆、活动广场、王琼故居、党群服务中心、嘉年华基地、非遗基地、演艺基地等文化活动中心,设立服务大厅、志愿者服务站,将西华门舞狮、太重锣鼓、梅艺漆坊、太原剪纸、妙艺堂葫芦等100余个非遗院落,连片打造成兼具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的特色文明实践点。
此外,该村常态化组织星级文明户评选,选树文明新风典型人物;组织志愿者进院入户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传播文明新风尚;免费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小店区图书馆刘家堡分馆获得“全国最美农家书屋”称号。
生态振兴促治理
刘家堡村下大力气改善村南渠系脏乱差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农耕文化展示馆,用于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展销农特产品及乡村特色美食等。
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刘家堡村开展了星级美丽庭院创建评比,并构建“积分制”奖励机制,将美丽庭院星级列为常规积分,设立加分项和减分项,村民可通过积分兑换洗衣液、米、面、油等。
如今,沿着刘家堡村的街道往里走,一幅幅色彩绚丽、构思巧妙的彩绘装点着村民院外墙、沿路建筑物、道路拐角处。刘家堡村以墙为布,运用“场景+创意”的方式,将当地葫芦、花灯、酿醋等特色产业融入墙绘中,让原本斑驳的围墙成为“会说话”的文化墙,“诉说”着村庄的发展变化。
组织振兴聚合力
刘家堡村健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完整组织“链条”,纵向上健全“村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共产党员户”四级组织体系,横向上实现7个网格全部建立党小组,激活网格党建“神经末梢”。
该村围绕“牌子、事项、微信群”等内容开展破解“小马拉大车”整治工作,化繁为简,赋能增效。该村明确室外统一为“一横四竖一标识”,内部主要是工作机制和服务功能指引标牌,按照“谁悬挂谁清理”原则,清理标牌23块,整改不规范标识牌10块,让办公服务场所“更敞亮、更便民”。
为了化解“指尖”负担,该村按照“应撤尽撤、应合尽合、注重实效”的原则,清理微信工作群13个,压实“建群人”管理责任,加强信息发布管理和日常运行维护,使得微信工作群设立、管理、使用更加务实规范。党员干部们从不必要的负担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时间服务群众,全年收集解决群众困难诉求33条,代办帮办群众事务20余件,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高。
未来,刘家堡村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让美丽乡村展新颜、乡村振兴绘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