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昔阳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将农业产业的多样化培育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在因地制宜发展传统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对更多具有市场价值的农作物进行培育示范,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几日,在孔氏乡郝家村的板栗种植基地,工作人员正对这里的板栗进行整形嫁接。据板栗嫁接技术工人张江介绍,通过嫁接,板栗的亩产能达到500斤,比过去增产50%。
孔氏乡地貌山多沟深,但气候温暖、水源丰富,适宜板栗这种干果作物生长。近年来,在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部门支持下,孔氏乡发展起两万多亩的板栗和三万多亩的核桃,全乡22个专业合作社近1500户种植户参与其中。
“现在我们基本形成高山、远山是生态林,底山、近山是板栗林,高地、滩地是核桃林的格局。”孔氏乡林果产业技术顾问刘文山说。目前,昔阳县林果产业面积达20余万亩,总产量6200吨。
眼下,依托林果产业的蓬勃发展,具有生长季节差、土地利用率高等特点的林下中药材种植,也成为这里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法宝。目前,全县林下经济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5700多亩。昔阳县林下中药材种植户刘建平介绍说,现在种有兰花地丁和蒲公英,一亩地能产150公斤左右,一亩地收入大概为四五千块钱。(张颖)
[责任编辑: 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