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频道信息
首页 要闻 政务 廉政 人事 产经 医卫 教育 旅游 融媒体

太原市迎泽区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

2024-12-13 18:12:19 来源: 迎泽区委宣传部

  近日,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主校教学楼二层,优雅的钢琴声伴着朗朗的读书声,学生们正在阅读书籍。据介绍,每日8点,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昆仑御校区、东山校区、万科校区、金太阳校区的学生们同步沉浸在阅读时光中。

  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五校区的同频共振,源自迎泽区不断深化的集团化办学改革。目前,迎泽区集团化办学校区已达12个,有效缓解了集团主校“择校热”“大班额”现象。

  从“资源不均衡”到“家门口的好学校”

  沿着南沙河快速路向东行驶,就进入了迎泽区东山片区。随着城市开发,东山片区楼盘开发增多,却缺少配套学校。

  2018年,由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创办的公参民学校南海中学(桃南校区)迁至东山,同时成立小学部,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公参民性质学校。2019年,在迎泽区政府的支持下,经太原市教育局批准,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在东山增加办学层次,开设高中,成为迎泽区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完全中学。

  几年间,东山片区出现了多所优质小学和中学,教育资源已与几年前大为不同。青年路小学、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等7所学校在东山片区建立分校,新增学位9000个,迎泽区教育“西强东弱”的问题得到彻底改善。

  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学校教育集团下设5个校区,充分发挥优质初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双西小学总校、迎东小学、山水城小学集结成为双西小学教育集团;桃园小学教育集团现有桃园小学总校和桃园小学尚品分校两个校区……一个个集团校的整体发展成长,发挥着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

  从“一校好”到“校校好”

  在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学校教育集团红旗校区的课堂上,每学一节新课,初一年级学生都会拿到一页《学练测》,内容涵盖基础预学、重点研读、拓展延读三个部分。

  从三十六中主校“漂流”到各分校的一页纸,折射出三十六中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四校联动、联合教研、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联盟共进的历程。

  红旗校区原为太原市第四十五中学校,是一所建于1961年的“老牌学校”,由于建校时间久,学校硬件设施落后等原因,该校总体情况靠后。

  2023年,原为太原市第四十五中学校纳入三十六中教育集团后,借助主校的优质平台,老师们有了外派学习、共同教研的机会,学校人才招聘也纳入集团一体化规划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在迎泽区摸索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既有对老牌学校的整合,也有新校区的开拓。

  青年路小学东山校区于2021年创办。为了支持这所“从零开始”的学校,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派来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直接培训学校的新教师,统一文化、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教研、统一调配,让新校区快速发展。

  “办一所学校就要对一所学校负责,青年路的牌子不能丢。”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王晓荣说。

  为了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青年路小学主校牵头成立8个名师工作室、3个学科研究室,年轻教师跟岗培训,每个年轻教师都有名师引领,保证各校区的教学质量。

  在迎泽区,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教科研整体团队的强劲力量,由区教研科研中心牵头成立多个“N”大联盟体,实现教学共研共享,盘活集团骨干教师资源,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让优质教育资源跨校、跨区域、跨学段、跨性质流动起来,着力打造“从一校好到校校好”的集团化办学新样态。

  从“相合”到“相融”

  “学校有空缺岗位,集团马上从各分校派老师过来及时教学。”从2023年学校集团化办学开始,三十六中红旗校区执行校长王海就进入该校区工作。在课堂教学上,集团上下有统一的“指挥棒”,但是各校区更像“一家人”。对此,王海有更加深切的体会。

  2023年9月,四校区共同在山西体育场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12月底,四校区共同举办迎新联欢晚会……“一系列大型活动的举办,一次次各校区执行校长间的接触,不仅达到了集团教研平台的融合,更实现了人员思想的融合。”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学校办公室负责人李晓霞说。

  如今,迎泽区在体制机制、资源配置、文化建设、教育水平、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创新,通过主校的“动力站”和分校的“加压站”功能,进行链状孵化,推动办学活力持续提升,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 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