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运城市新绛县各景区接待旅游人数共计20.4万人次,同比增长198%,3个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共计13.7万人次,比2024年五一期间增长52%,再次刷新了当地文旅“成绩”纪录。
随着《黑神话:悟空》的爆火,新绛县以网红打卡地光村福胜寺为起点,统筹县内资源,以补齐软硬短板、发掘自身特色、锤炼优势产业、讲好文化故事的“组合拳”,推动“一城三地”景点连线持续上新。
“五补”上“硬菜”,短板变亮点
面对之前游客集中反映的停车难、找路难、住宿难、吃饭难、如厕难等问题,新绛县从五方面齐发力,全面提升游客体验。
9月上旬,新绛县铺开了泽掌镇到光村的道路改建工程。不到一个月时间,3000米左右的道路翻修一新,树立了鲜明的旅游导引标志牌,确保游客看牌前行不迷路。
新绛县委、县政府及临街的机关大院全部免费供游客泊车。同时,福胜寺白台寺和稷益庙周边均开设停车场,由专人指挥车辆停放,方便游客停车。
此外,新绛县公安干警、交警取消休假,节假日上路维持交通,并及时告知外地游客游览路线图。新绛县交通部门动员出租车司机等候在各景点周围,方便游客即时打车。新绛县还开通了县城到景点3条免费公交车线路,投入49辆公交车,7天时间运送游客5.3万人。全县各酒店开展环境整治、室内消毒等工作,全力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住宿环境。
内外加“佐料”,有色更有味
在推动绛州鼓乐进景区、新绛蒲剧团和新绛皮影轮番上演的同时,新绛县的非遗项目木版年画、绛州澄泥砚、吹糖人、剪纸等民间工艺加“料”亮相,增加互动环节,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受。
绛州鼓乐演出。
为了让古老文化时尚表达、创新展示,国庆假期前夕,新绛县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反映新绛古老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文创公司、大专院校、民间艺人等纷纷参赛,经过评比筛选,共选中30多个类型400多个作品集中展示,部分作品批量生产,在景区公开销售。
现场展出的文创产品。
折扇、抱枕、书签、帆布袋、冰箱贴……几十款含有新绛标志性元素的文创产品别具新意,成为游客选购的目标。
远近“一盘棋”,“网红”变“长红”
为推动线上玩家与线下游客有机连线,新绛县把“天命人”探索欲望成功引流到取景地及其文创产品上,以远近“一盘棋”的战略思维,盘活了县内外文旅资源。
新绛县深度挖掘文化资源,通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福胜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澄泥砚”四个“国字号”招牌,以及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梳理,加深了福胜寺的文化内涵。
稷益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壁画是明代工笔重彩壁画的典范之作。为确保稷益庙国庆节如期对外开放,新绛县整修硬化2250平米进庙道路,铺设2800平米停车场,并对周边环境进行系统整治。
新绛县把全县16处国宝文物制成“通关文牒”,增强旅游路线的引导,成功将游客的关注点引向“探秘绛州古城”,推动全域旅游持续升温。
在此基础上,新绛县还积极与上级文旅部门联系,增强了省内27个取景地沟通,彼此把对方的取景地、文物景点、地方特产以及地域文化囊括其中,形成省内大循环,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沉浸式体验逐步吸引游客。(杨建义 卫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