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频道信息
首页 要闻 政务 廉政 人事 产经 医卫 教育 旅游 融媒体

古交市:“警网融合”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4-08-19 16:25:16 来源: 古交市委组织部

  为有效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赋能精细化社会治理,古交市坚持党建引领,推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合警务力量和网格力量,探索“警格+网格”双格融合共治新模式,积极构建“多方联动、效能聚合、服务精准、协同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资源融合,变“各治一域”为“一域共治”

  古交市聚焦基层治理力量不足、资源有限、群众诉求多元等治理难题,积极打造“警网融合”一体化社会治理“三联三同”模式,推动警力向基层延伸、要素向基层集中、服务在基层开展、问题在基层解决。

  ——队伍联合,力量同聚。

  按照“警格融入网格”“网格对接警格”的原则,古交市以公安民警队伍与网格员队伍融合为基础,发挥民警与网格员的独特优势,着力组建一支以民警为主导、网格员为主体、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的警网融合工作队伍。

  ——阵地联建,事务同抓。

  古交市打造“社区警务室为主阵地、综治站合署共建”的警网融合工作站,把民警知法、懂法,网格员熟悉户情、地况的优势进行有效互补,推动实现“1+1>2”的治理效能。

  ——工作联动,治理同管。

  古交市坚持一周一碰头互通情况信息,一月一调度解决突出问题,一季度一总结联动处置问题及规划下季度工作,实现“警网”双向赋能、融合共治。

 力量融动,变“各自为战”为“联动施策”

  古交市通过织密“一张网”、用好“一把尺”、吹响“一只哨”三招,持续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提升网格实战效能。

  按照“区域适度、任务适当、方便管理、无缝衔接”的原则,古交市合理划分“警格”,实现警格和网格相互对应、关系明晰,共创“警格+网格”双格融合新模式。

  同时,古交市建立网格员与社区民警“双向捆绑”考核机制,有效提升派出所与基层社区的黏合度,将村(社区)民警对网格员的工作评价纳入对网格员监督考核,将网格员对民警的评价纳入村(社区)民警个人绩效考核,“双向互评”激发警务与网格化社会治理融合合力。

  古交市还建立实时在线响应机制。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民警、网格员建立网格工作微信群,由民警定期推送治安防范重点,及时收集网格员反映的各类预警信息,全面密织“平安前哨、矛盾前手、信息前馈、纠纷前解”的警网体系。

  服务融治,变“最后一公里”为“上前一米”

  古交市充分发挥“警格+网格”共建共治共享优势,将平安建设触角深入每个网格,以“小网格”构建“大平安”。

  ——民警派单,网格快处。

  对于简单的矛盾调解问题,民警使用微信群进行联动处置,以“网格工单”的形式,向网格员发送任务。网格员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立即到现场进行处置,及时排查问题和化解风险。

  ——网格吹哨,民警快到。

  对于复杂的治安管理等网格员前期处置无法解决的难题,包片民警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与网格员开展联动处置,按照“网格员排查上报——民警核查跟踪——‘警格+网格’联动处置”流程实现风险闭环,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截至目前,古交市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7起。

  ——重点任务,警网同动。

  依托“警网融合”机制,民警与网格员联合下沉网格,在反诈进网格、重点人员管控、文明城市创建、安全消防整治等工作中,“警格+网格”上下联动、密切沟通、一体作战,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截至当前,古交市警网联合共走访服务群众19650人,问题处置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史辉 王沙沙)

[责任编辑: 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