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打造家门口的“儿童乐园”-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4 05/25 09:11:38
来源:太原晚报

社区打造家门口的“儿童乐园”

字体:

  原标题:活动丰富 有趣好玩

  社区打造家门口的“儿童乐园”

   孩子们在社区度过快乐时光。

  扫码看视频

  “六一”将至,社区的儿童节活动陆续登场,营造了欢快的氛围。记者采访发现,如今经常出入社区的,不仅有办事的居民、退休的老人,还有很多低龄儿童。各个社区,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活动一年四季不断档,特色服务也很丰富,家门口也成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

  儿童专属空间

  “小朋友们,谁见过大海,海里有什么?”“我去过海边,有各种鱼、海龟、珊瑚。”玉园南社区的儿童之家内,志愿者绘声绘色地讲着“神奇的海洋”。10余名3岁至5岁的孩子围拢在周围,听得入迷。这样的场景,每个周末都能看到。

  4岁的妞妞,父母经营一家饭店,忙起来没时间陪她。周六日不去幼儿园,父母会把她送到儿童之家,能学能玩,还认识了不少小伙伴。有幼教经验的网格员翟慧敏,休息日也在这里度过。她说,带着孩子们玩游戏、做手工、绘画,既放松又快乐。

  “休息下来,孩子窝在家,总是看电视、玩手机。到社区,找到很多乐趣。”家住玉门花园A区9号楼的朱女士,带着孩子来过几次,小家伙立刻“上瘾”,每到周末,就迫不及待要来。

  玉园南社区的工作人员魏群萍介绍,儿童之家每周七天均开放,划分了暖心家园、亲子小屋、图书阅览室、心理辅导室等功能区,提供了游戏、娱乐的空间,还推出临时照料等延伸服务。设立以来,反响很好,在孩子中“吸粉”很多。

 孩子快乐时光

  周末,8岁的灿灿步行几分钟,来到和泽苑社区的爱心托管班。会议室充当教室,陆续有其他孩子走进来。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陪伴下,他们将度过快乐又收获满满的一天。

  有些家长周末没时间看娃,该社区推出公益托管服务。周六日,家长上午把孩子送来,傍晚接走,可以放心去忙。在这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退休职工成了“临时家长”,带着孩子写作业,练习舞蹈、绘画和书法。

  69岁的田大爷精通围棋,主动来当志愿者,教孩子们下棋。很快,他和几名孩子成了“棋友”。教会了孩子,自己也找到了乐趣。今年以来,该社区已为辖区30余名儿童提供了托管服务,共开展爱心托管课50余节。

  休息日,滨体社区的图书室内比平时还热闹。历史、文化、地理、小说等各类书籍摆满书架,散发着淡淡的纸墨香。孩子们坐在书桌前,手捧图书,安静地阅读。

  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藏书多,孩子们都爱来。平时,社区经常以“书”为主题,举办书中寻宝、阅读分享、学做图书管理员等互动活动,吸引力很大。

  “孩子只要休息,就会来这儿看书,与小伙伴聊一聊阅读感受,很充实。”家住恒大滨河左岸小区的陈先生感慨地说:“家里的一老一小,都爱往社区跑。”

  亲子多彩活动

  伴着初夏的微风,一场亲子运动会拉开了序幕。“加油,快一点!”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灵巧地绕过障碍物,奔向终点。

  类似的儿童活动,西华苑东社区仅在去年就开展了50余场。春天,社区工作人员带着孩子们去旷野研学、放风筝,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夏日,亲子来一次“水枪大作战”,感受清凉与快乐……一年四季,活动不断档,也不重样。

  形式多样的活动,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也得到了家长的好评。“社区活动,我几乎都参加,比独自在家有意思多了,我的同学们也想来呢。”9岁的小学生罗晨菲说。

  “我家孩子性格内向,总来社区,认识了不少同龄的孩子,回家和我们的交流也多了,以后得让他常来。”海唐广场10号楼的居民王红梅,觉得社区带给孩子很大改变。

  “老人和小孩是待在社区时间最长的,他们也是最需要人陪伴和照料的。”记者采访得知,各社区正想方设法完善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以满足老人和小孩的日常需求,全力打造适老宜幼、全龄友好的完整型社区。(记 者 李涛)

【纠错】 【责任编辑: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