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着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绘就职教发展新蓝图-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4 05/13 16:18:06
来源:晋中日报

晋中市着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绘就职教发展新蓝图

字体:

  原标题:人人皆可成才 人人尽展其才

  ——我市着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绘就职教发展新蓝图

  连续十六届蝉联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职学校试点数量占全省五分之一;

  2.72万名毕业生双证在手,就业无忧;

  ……

  作为对接产业最密切、服务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发凸显。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利时机,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力落实市委市政府市校协同创新发展专项行动要求,为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有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保障,朝着全省龙头职教创新发展高地不断迈进。

 优化办学模式

  厚植“人才沃土”

  办好职业教育,首先要实实在在将职业教育摆放在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晋中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行动计划》《晋中市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方案》,并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高位统筹、目标明确,让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走上快车道。

  发展格局上,以市为统筹,投资28.75亿元建设万亩“职教港”。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和晋中体校、卫校、艺校、职业中专5所市属中高职院校的2.4万名学生入驻,并推进建立“专业贯通、管理衔接、资源优化、质量提升”的一体化办学模式。县域范围内,将35所中职学校优化整合为22所,解决部分县区职业教育学校“弱小散”等问题。全市上下形成了以“职教港”为中心,每县办好办强1所公办中职学校的“1+12”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发展模式上,强化职教集团建设,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规划、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以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为牵引,建立“1+11”集团化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中高职“3+2”、“五年一贯制”贯通培养机制。各中职学校又积极参加各教育集团,利用集团化办学优势,开放办学、优势互补、中高衔接,实现了资源共享、互惠互助,双向互动、共同成长。

  目前,全市“双师型”教师达到52.3%,普高职高“同台评价、同等分值、同样重要”考核,连续多年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中职免学费和国家、省职业教育各类专项配套经费全面落实,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潜力不断激发。

  探索发展路径

  育出“能工巧匠”

  有没有“出路”,是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直以来,我市始终秉承“产业结构调整到哪,学校办学就跟进到哪”的宗旨,不断调整职业教育布局——

  优化整合专业设置:坚持“科学规划、需求导向、总量控制、有增有减”,裁撤淘汰相关专业,鼓励建立人才紧缺型专业;

  紧贴新兴产业用人需求:开设新能源汽修、工业机器人等特色学科53个,近5年为吉利汽车等企业输送技术工人2万余名;

  培育专业镇发展职能人才:分产业组建特色产业学院,分区域组建职教集团,鼓励学校增设专业镇人才紧缺专业,开发专业镇校企合作课程,试行专业镇技术技能人才免费生培养制度;

  形成“一校一特色”专业品牌:市职业中专的智能设备运维、榆次职中的航空服务、太谷职中的电子商务等,各职业学校“学有所长”,打造出全省范围内口碑高、前景广、就业强的品牌专业。

  精准滴灌,方能蓬勃生长。截至目前,依托各对口专业群,我市相继建立起太谷玛钢产业学院、祁县玻璃器皿特色产业学院、平遥推光漆艺承创产业学院、平遥牛肉特色产业学院等一批能切实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学阵地,一大批“技术能手”“大国工匠”快速成长,成为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突出产教融合

  助力“破茧成蝶”

  衡量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检验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是否“两张皮”,基础在于产教融合是否到位。

  今年1月27日,我市召开平遥牛肉和推光漆专业镇特色产业学院工作推进会,现场启动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并举行双师互聘、现代企业学徒制培养拜师等仪式,被省教育厅全省推广。此次活动正是我市深入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代表性片段。近几年,我市紧紧围绕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机制,在破解融合、共育人才、同向发展、联合创新创业方面积极实践探索:

  4个省级专业镇特色产业学院与晋中职业中专学校智能智造产业学院不断推进建设;综改区晋中开发区纺机液压产教联合体与晋中国家农高区现代农业(畜牧)产教联合体入选首批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名单;组建由42所省内外高校、27家行业协会和262家企业组成的职教集团理事会,并成立十大产教联盟;18个实训基地被认定为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全市职业院校校内外实训基地突破200个……

  以“订单化”“精准化”标准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同时,找到校企合作利益共赢点才能真正“细水长流”。为此,我市创新校企合作形式,通过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企业冠名班等方式,促进校企紧密合作。全市各职业院校与310家企业建立起稳定合作关系,为数万名毕业生开辟出宽广就业路,用技能点亮人生。

  站在新起点,晋中将继续用“奋进之笔”,书写职业教育示范答卷,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记者 李雨鑫)

【纠错】 【责任编辑: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