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泓清水入黄河——专家媒体汾河流域生态行”活动在忻州开启第一站。生态环保专家和媒体记者、编辑走进工业园区、开展交流研讨,实地感受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新成果。
专家媒体一行先后走进宁武、原平,在华润电力忻州公司、神达花沟煤业有限公司、新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山西铝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在生态环保、水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探索举措。
专家媒体一行在花沟煤业生态治理现场进行调研。
为全方位、一体化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神达花沟煤业有限公司把生态保护修复和土地复垦作为重点工作优先保障,坚持系统治理、一体治理。围绕矿区生态高质量修复、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神达花沟煤业有限公司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有力推进生态护矿、复垦惠民。
截至目前,神达花沟煤业有限公司累计完成治理面积9221.68亩(其中复垦耕地3514.53亩,林地、渠系5707.15亩),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7.3%、土地复垦率达到80.4%。
专家团成员乌德表示,神达花沟煤业以创建绿色矿山为目标,优先保障排土场生态保护修复和土地复垦工作,以发展与保护、生态与文明相融合的建设发展思路,打造出了矿业发展新模式。
新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专家媒体一行介绍企业基本情况。
节能减排是“一泓清水入黄河”的重要一环。新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立足山西地方煤炭资源优势,进行煤炭综合加工转化,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环保投入,促进节能减排,提升产业绿色发展水平。
据介绍,新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04亿元进行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改造治理完成后,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浓度均满足相关排放限值要求;焦炉烟气处理后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投资2.4亿元的250吨/小时干熄焦项目配套的超高温、超高压“双超”余热发电项目年发电量超3亿度,除新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用以外,每年可向国家电网输送电量近1.5亿度。污水处理采用生化反应、深度处理和膜过滤等先进实用技术,处理后全部回用,年节约用水70余万吨。
专家媒体一行在国家电投集团山西铝业有限公司调研。
国家电投集团山西铝业有限公司立足氧化铝,做足“电”文章,聚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绿色能源+智慧物流”集成融合项目,利用综合治理后的矿山、赤泥库、灰渣库等闲置工矿土地资源,发展清洁能源和绿电运输,逐步打造综合治理+风光互补+储能+充换电站+电动重卡产业链,实现降本增效和转型发展。国家电投集团山西铝业有限公司共投资9600万元建设焙烧炉余热供暖项目,每年向原平市区供热150万吉焦,为原平市区540多万平方米居民住宅供热,有效利用热源。
座谈会上,企业代表与专家一行就资源循环利用、工业废水零排放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