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离石区杜家山村:文旅相融 向美而行-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3 07/26 19:34:44
来源:吕梁日报

吕梁市离石区杜家山村:文旅相融 向美而行

字体: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人,离石区交口街道杜家山村风光秀美、生态环境宜人,紧临安国寺旅游景区,文化资源富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俨然成为游客的“诗和远方”。

  乡愁记忆不息,乡村振兴提速。近年来,杜家山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党建示范引领,着力探索联村共建,城乡融合乡村治理新模式,大力传承弘扬传统村落的历史价值,依托安国寺的文化内涵,创新“文旅+研学+民宿”模式,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带动了百姓增收致富,促进了乡村振兴。

  保护传统村落 留住美丽乡愁

  盛夏,记者驱车从吕梁城区前往杜家山村采访。沿着离石区交口街道北侧西沿柏油乡道,往北蜿蜒盘旋而上,路两旁时不时传来的蝉鸣鸟叫声,夏日的暖风习习吹过,一股醇厚热烈的乡土味道扑面而来。

  约20分钟10公路的路程,远处一排排依山而建的村庄映入眼帘,一条深不见底的沟壑青草繁茂,杜家山村就建在沟壑两边的高处,呈倒V字形。

  站在村委大院门口向远处眺望,四周梁峁起伏,沟壑纵横,翠柏环绕,绿树成荫。一孔孔古朴的窑洞或依山建造,或靠崖,高低错落,零散分布掩映在树荫里。

  杜家山村自2019年获批国家中国传统古村落,2022年确定为全市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后,就致力于打造全区乡村振兴试点。挖掘自身文化底蕴,村里的土窑洞、院落、庙宇、石碾、阡陌小道、一草一木都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尤其是窑洞文化和经济价值也受到当地政府和文旅部门的格外关注。

  目前,杜家山村保留有最原始的土窑洞,以及砖窑洞和石窑洞,也有部分近、现代民居,也保留了众多传统院落。除此之外,杜家山村至今保留着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圣母庙,特别是保留着唐代的建筑风格、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晋名刹古观——安国寺,三百年前与于成龙邂逅成就了“寺因人兴,人缘寺成”的一段佳话,孕育了清官于成龙成为天下廉吏第一,而于成龙又使清雅古刹安国寺名扬四海,成为吕梁山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成为离石区乃至全国的一张名片。

  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美丽乡愁。由此,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为杜家山村积淀了在乡村振兴路上丰富的文旅资源,成就了安国寺廉政文化的独特品牌,也成就了杜家山村特殊的传统村落价值和最大的发展底气。

  文旅产业融合 激发乡村活力

  陌上花开,鸟鸣啁啾。铜塔佛指、山寺牡丹、莱公别墅、溪声山色等人文自然景观赋予了杜家山村生生不息的魅力,依托安国寺千年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每年到此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慕名而来的游客日益增多,占据地理优势的杜家山村的村民看到了商机,借此吃上了旅游饭。

  文旅融合是乡村旅游、传统文化和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农村产业融合的新手段,可以帮助村民就业增收,带动乡村振兴。村支村两委干部团结拼搏,共谋产业发展,形成产业“联动”、旅游“领路”、片区抱团发展、乡村连片振兴的局面。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为10万元,村民主要以种植小杂粮、接待安国寺旅游观光客、出外务工就业为生,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0元。

  抢抓文化、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机遇,2015年吴瑞华和丈夫率先回村办起第一家独具特色的农家乐,将原来的三间土窑洞拆除修了三层楼房接待100多人农家乐。

  “现在的日子好得很,不用背井离乡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挣钱,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吴瑞华一家三口经营农家乐已经7年。谈起现在的好日子,吴瑞华高兴得合不拢嘴,如今每年纯收入保底也有十几万元。

  在吴瑞华一家的引导和带动下,陆续第二家,第三家农家乐相继开办起来,吃旅游饭的村民越来越多。过去搞工程的郭春明去年也带着大儿子回村办起杜家山村最气派的农家乐。看到村里最近几年迅速地发展,老郭对未来信心满满,“咱有党的好政策,又有历史文化名人于成龙,交通也便利,好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杜家山村依托文化旅游优势,不断改善和提升发展环境,让群众吃上‘旅游饭’。”交口街道办党工委书记白小芳说,去年,杜家山村投资660万元进行环境整治,新建乡道石板路、景观矮墙、民居外墙仿石粉刷等,投资160余万元的引水工程项目,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吃水难的问题。投资30万元建成了杜家山村文化广场,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自筹资金80余万元将多年以来泥泞不堪的道路进行了平整,村里基础设施完善了,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的活力更足了。

  拓展研学体验 走向诗与远方

  夏日炎炎,山头绿草悠悠。在杜家山村村脚下,一个集农业旅游、文化休闲、养生度假、拓展研学等多种功能为一体青少年研学综合园于7月2日正式开园。

  “通票29.9元,20多个项目都可以玩,晚上可以在这吃烧烤”。上午十点多,已经有大人带着孩子们正在此享受假期的快乐。园区分为四大主题板块,有七彩绿草坪,彩虹滑道、儿童溜索、蹦床、水上乐园等二十多项的红色主题游乐设施,有模拟红军长征路的铺就的十字路,有小动物,让孩子们畅享暑期。

  在距离杜家村村委不远处,一栋二层钢框架结构仿古建筑正在进行室内装修。据村委主任李小伟介绍,为了弘扬安国寺廉政文化,杜家山村投巨资全力打造了初心研学乡村旅游项目,项目建成后单次接待能力300人次。

  研学旅游带动,民宿经济发力。依托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这个金字招牌,整合廉政文化、生态自然风光、传统村落、人文历史等特色资源,是杜家山村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的一大亮点。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在离石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杜家山村邀请专业团队对整村改造进行详细规划设计,将秉持“古朴+现代+文化”设计理念,开展民宿改造工程,租用村内闲置房屋进行精细打造,以“外面五千年,里面五星级”的标准打造高标准乡闲旅游项目,引进专业团队运营,村民务工分红,同时通过合作社统一加工销售农副产品,不仅使村民能充分参与其中得到增收,共享乡村振兴的红利,更让杜家山村集体经济得到长效发展。同时,种植经济作物连翘500亩,对整个杜家山进行绿化、美化、亮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连翘不仅美观且为林下经济,3年初果期预计亩产80公斤,8年盛果期预计亩数200公斤,平均亩产每年增收 2400 元。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新时代新征程上,杜家山村将继续挖掘文物价值,延展文化内涵,以安国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为依托,以中国传统村落为底蕴,因地制宜拓展研学体验项目,发展乡村旅游,不只留得住文化、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造福于村民,而且走向诗与远方……

  □ 记者 康桂芳

【纠错】 【责任编辑:张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