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9月30日电(王俊玲) 虽已入秋,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上沿河村的街道两边和栅栏院墙上的各色花儿仍开得热闹,装点得这个小山村很“俏丽”。这些花儿都是66岁的孙永在打理。
孙永是上沿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脱了贫。
“因为身体不太好,村里给我安排了这个侍弄花草的事。活儿不重、时间也自由,年底根据干活多少参与分红。”孙永说,“干得多,挣得多,这个事很公平,不赖。”
孙永家的院门。 新华网 发 (尹杰 摄)
孙永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不但有活儿干、有养老保险,以前漏雨、“跑”瓦、光线暗的老房子,在2016年经过农村危房改造,“摇身一变”成为如今亮堂的安全房。
“现在这房子住得安心。屋顶用水泥重新抹过,瓦片全换了,屋檐、房梁也加固了,屋子里还吊了顶,纸窗户换成了玻璃窗,国家政策好,修房子还给补贴。”坐在炕上,孙永指着改造过的房屋说,“以前一下雨,房就漏,晚上睡觉担心得不行,麻纸糊的窗户,家里老是黑洞洞的;现在这亮堂的,娶媳妇也是好房。”
如今,不仅孙永不担心房子的安全了,上沿河村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兴贵也感触颇深,“没有危房改造以前,一下雨,我们村干部就心慌,比住户还提心吊胆,就怕房子出问题,现在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大大小小的南瓜挂在架上。 新华网 发 (尹杰 摄)
告别以前下雨漏雨、刮风“揭”瓦片的日子,安全、敞亮的住房让孙永和老伴儿更有心气儿收拾自家的院落了。走进院门,迎面而来的是满架的南瓜。院子里满满当当当地种着瓜果蔬菜,还养着两笼鸡。杂而不乱的小院儿充满了乡村生活的烟火气。
不仅如此,2018年开始,上沿河村在推进危房改造的同时,进行了乡村提质,从山水、人文、产业、设施、空间、环境六方面,打造乡村美丽庭院,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孙永打理的花儿在秋阳下更显灿烂。新华网 发 (尹杰 摄)
走在上沿河村整洁的街道上,错落有致的老房子、石头铺就的街道、栅栏围墙上的花草、木质大门都带着浓浓的田园气息。
“以前村里的街道可不是现在的样子,土的、脏的,垃圾也是随手就扔街上了。现在收拾得那么干净,烟头都不好意思往地上扔了。”孙永的小外孙女同样见证了上沿河村的变化,“在外读书的外孙女回来可喜欢了,觉得房子住得比以前舒服了,山好,水好,花儿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