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支教大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的课程讲授。
“清华学子们的到来,激发了孩子们走出农村、拥抱世界的激情和热情,搭建起农村地区孩子们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桥梁。”面对来原平农村支教的清华大学2019教育扶贫中外师生暑期社会实践山西原平支队队员们,原平市委书记李贵增感动地说。
据悉,本次支教活动为期15天,由1名带队教师、5名清华在校本科生和2名外籍学生组成,是“清华大学2019教育扶贫中外师生暑期社会实践”首次走进山西原平农村学校进行支教。
支教期间,队员们通过讲授法律基础、中国戏剧以及经济学原理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开展支教活动,同时对孩子们进行励志教育,进行教育扶贫。
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中外师生暑期社会实践山西原平支队全体成员合影。
清华大学法学院三年级本科生刘子茜是支教队队长,也是山西人。她表示,这次回到家乡是为了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传递给孩子们,为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打开一扇窗,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支教队员教学生们清华拳。
“哥哥姐姐们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法成学校学生王柯雅说,通过支教大学生的讲解,她不仅了解了国外的风土人情、地理特征,还学会了不少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
支队队员与全校同学大合影。
在法成学校校长李薇看来,清华大学支教师生们的到来,不仅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播下了“清华梦”的种子,也鼓舞了学校老师们的士气,“坚定了我们扎根农村、坚守基础教育一线阵地的信心。”
[责任编辑:
王梦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