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广誉远国药专业制药师柳惠武】
制药就是靠一个良心。
“济生拔萃,志在活人”“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你做药的时候别人看不到,但是老天爷知道你的良心。
炮制虽繁不可减人力, 品味虽贵不可减物力,精益求精制良药,兢兢业业为人民,不管是哪个环节都要精细挑选,每个工序都不能丢。
【配音】
择一事,终一生,可谓“匠”。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龟龄集、定坤丹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的柳惠武正是这样一位追求至臻完美的中药匠人。
走进广誉远,听他讲述百年老字号的“变”与“不变”。
【柳惠武】
40年的发展,从小厂变成大厂,从几千万的厂子到几亿、十几亿,经过了风风雨雨,当时很多贵重药材、药品老百姓买不到,到现在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网上、各个药店、医院都可以买到。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最大的变化,从原来的生产不出来,到现在满足市场的供应。
2015年6月份以前,基本上我没有脱离生产,因为我知道自己是一个搞技术的,是一个制药工,我对生产是有着深厚的感情。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变,一直把厂子看成是自己奋斗的地方。
【配音】
走进广誉远博物馆便走进了中药的世界,也走进了四百余年薪火相传的故事里。
【柳惠武】
太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也非常重视旅游、农业方面的发展,为此,广誉远打造了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园,现在已经发展为集养生医疗保健为一体的综合的中医药园区。
【配音】
传统制药工艺赋予了中药独特的药效,而不断前进的老字号广誉远现代感也越来越强,在这里,传统技法与现代工艺携手,改革了中药的生产方式和环境,不变的是几百年来药工们的那颗匠心。
【柳惠武】
1978年以后,经过技术改造,开始用电,减少了体力劳动,减轻了污染,原来用木炭的时候,鼻子、嗓子里边全是木炭,现在用的是通过GMP认证的生产车间,要求更高了,对职工的保护也更强了。
原来保健酒和药酒是一条生产线,新厂建成后变为两条生产线。
中医药文化是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要挖掘中医药保护的精髓,一定要传承好、发展好,跟上科技现代化的发展。
要靠你的良心把自己奉献出去,把好的东西奉献给患者。
【配音】
晋中老药工见证中药生产的变革,广誉远这个晋中的老字号,也将持续见证“健康中国”为人们带来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