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但省级各大医院在全国的排名还比较靠后,学科的发展和排名也比较靠后。
我这次的提案是省部共建学科和合作共赢发展。
山西大医院在开诊最初就提出了“在家门口看全国名医”,也请了很多外省专家以及他们的团队来出诊、查房,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
但要真正提升科室实力,就需要通过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把医院的科室跟部级或者知名医学院名的科室联在一起。
省部共建科室可以全方位的互动,包括工作、科研、教学、临床以及会务等方面,将对方的理念跟我们融在一起。
这比请一个专家来出诊更能够更快速地、全方位地提升学科建设,山西医疗机构有关科室就能在短期内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水平。
山西的病人去外面就医的特别多,大家觉得去北京看病比较放心。我在301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读博士的时候,发现好多病人都是山西口音。
把这部分病人留住,不让他不断地往北京跑,就能降低各种看病费用,让群众看得起病,而这就要提高医院的实力和学科的实力。
与此同时,山西省也要把重点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要持续开展医卫双优下基层等活动,带动基层医院医生成长,解决基层群众到三级医院、到省城就诊救治困难和不便。
比如,在2016年的优质资源下沉活动中,山西大医院在11个市做了关于风湿病各种知识的巡讲,惠及了上万名的基层医生,反响非常好。
医院通过内培养和外培养的方式促进人才成长。
所谓内培养,是通过内部培训来提升医务人员的临床、教学、科研等能力;所谓外培养,就是尽可能把大家送出去培训,轮流去北京、上海参加专业会议以及进修,年资更高的医生会获得到国外深造的机会。
以山西大医院风湿免疫科为例,经过六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高级职称人员占到医生的近一半。
而且山西省卫生计生委组织“招才引智”,为山西广开平台召集优秀医学人才,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