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是工业大县,形成了以钢铁和焦化为主的产业结构。目前全县有760万吨焦产能、有650万吨生铁产能、650万吨钢产能,钢铁和焦化企业为襄汾积累了大量财富,是百姓就业的主渠道。
多年来我们重视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大自然给这种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
2016年到2017年取暖季,我印象中,总共启动了19次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其中包括6次红色预警。
痛定思痛,襄汾2017年初谋划生态环境治理,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一方面狠抓了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另一方面狠抓散煤污染治理。
通过环保专家及有关部门判定,对全县160多家工业企业确定了871个污染点位。针对污染点位全动员,企业响应号召投入了大量真金白银,参与到“攻坚战”中。
据统计,2017年全县仅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就大概投入20多亿元,县内规模较大的钢铁厂、焦化厂已全部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完成治理。
考虑到地处临汾盆地,襄汾实行更加严格的排放限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高于国家标准。
在散煤污染治理方面,襄汾全县百姓投入到这场环境治理革命中。襄汾充分发动群众的积极性,2017年70多个村26000余户实施了清洁取暖改造;仅此一项,在2017至2018取暖季预计能减少煤炭消耗将近75000吨,直接减少3000余吨二氧化硫排放。
襄汾生态环境治理只是初战告捷,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可谓任重道远。
2018年,襄汾要对已完成治理的企业加强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对尚未完成治理的企业,要进一步加大督促力度和服务力度,帮助企业上马环境生态环保设施。
目前,襄汾还有很大比例农户仍在使用散煤。
2018年襄汾要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清洁取暖工程,推进煤改电、企业供暖等形式;要严禁劣质散煤经营售卖,设立优质煤销售点。
同时,襄汾要对建筑工地道路扬尘以及露天烧烤等低空污染源严格控制。
此外,还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全民牢固树立绿色生态观念。
2017年7月突发暴雨,好几个村刚刚挖成的管道沟淹没了,对周边房屋形成危害。
有乡镇基层干部跳到沟里,安装水泵抽水,有的还拿桶不停地往外排水,一些老百姓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从这以后,不少人对散煤治理工作更支持了。
这是除了我们渴望的好空气以外,更宝贵的东西。